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卢从斌 胡颖仪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者,一位在大海上漂泊了3个多星期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王先生(化名),几近失明的他,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求医,眼科专家竭力为他保视力。

3月初,王先生忽然发现自己左眼眼前黑影,视力进行性下降,3天后几近失明,王先生自幼双眼高度近视,身边有亲友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因此很快判断这是视网膜脱离。

据了解,高度近视人群患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0倍以上。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的疾病,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眼部健康问题,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言,过激的运动、过劳的工作、眼外伤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诱因。

当时王先生作为轮机长远赴东南亚执行远洋运输任务,正值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沿途停靠的外国港口均已拒绝入境,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延误了3个星期。彷徨无助之下,王先生只能请求临时调整航线赶回国。

3月29日,在广州市卫健委和黄埔海关的安排下,王先生入境后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求医,眼科主任马胜生和袁永刚医生为王先生做了全面详细的检查,诊断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双眼病理性近视、双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右眼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

入院当天,王先生的左眼视力只有光感,袁永刚回忆,“这位患者首先是严重的基础病,一千多度的病理性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双眼视力本来就严重受损;而屋漏偏逢夜雨,左眼突发视网膜脱离,再加上因新冠疫情而导致病情的延误和加重,让整个病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来就脆弱的视功能,更加雪上加霜。

经过严谨的术前准备后,眼科医护团队成功地为王先生实施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术后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王先生左眼视力达到了正常生活自理的水平,甚至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住院期间,眼科林翎副主任医师和孙弋钫主治医师还为王先生进行了对侧眼的眼底激光治疗,封闭裂孔和变性区,力求降低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5月中旬,王先生出院时真诚地说,感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团队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亲眼看着儿子走进高考考场的愿望将要实现了。

患者感谢信。通讯员供图

提醒:高度近视患者,过激的运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王先生自幼高度近视1300多度,长时间在轮船上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平时没有特别注意眼部健康,这次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在所难免。袁永刚表示:病理性近视度数越高,眼球的眼轴越长,眼球壁变薄,眼底常会发生一系列病变,视网膜变得脆弱,容易出现变性区、裂孔等病变,如受外力作用,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因此高度近视人群须要特别关注眼部健康。

袁永刚提醒,年轻人喜欢各种剧烈运动和极限项目,对于轻中度近视人群来说,大部分运动对眼睛没有明显的伤害,可以尽情挥洒汗水;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过激的运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建议高度近视人群在选择健身运动的时候避免篮球、足球、跳水、蹦极、过山车等过激的项目,重体力劳动也是不建议的。

他强调,平时一定要保护头面部,避免受到外伤;要时刻关注眼健康,经常测试自己的单眼视力,检查是否出现眼前黑影或闪光感,一旦出现,要尽早就医,详细检查,排查眼底病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如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