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欧阳黔森担任总制片人及编剧,尚大庆执导、王迅、朱墨、邵峰、尚大庆主演的电视剧《花繁叶茂》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自播出以来表现亮眼,不仅受到主流观众群认可,更是在B站等年轻人群体中“破圈”,收获好评。

《花繁叶茂》从花茂村的第一书记欧阳采薇与村主任唐万财的工作开展讲起,通过花茂村为代表的枫香镇乡村变化,讲述了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最后让花茂村真正的迎来花繁叶茂的生动故事。作为一部讲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三改三建”等脱贫攻坚政策的电视剧,《花繁叶茂》的意外出圈,让人喜出望外,也在情理之中。

剧本好

该剧改编自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欧阳黔森创作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同时欧阳黔森也是该剧的总制片人。

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剧目”之一,《花繁叶茂》的故事背景,不是凭空想象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即是贵州遵义的花茂村。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为了写好这部剧,在农村考察采访了多年,去过花茂村很多次。他还总结了一个作家、艺术家创作扶贫题材作品的必要条件:至少要对我们国家几十年的扶贫历程了然于胸;要对老百姓“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以及在扶贫过程中的感受了然于胸;要对村主任、村支书、第一书记、镇长、县长的想法和做法了然于胸。“否则你就无法编他们的台词、写他们的故事。”

剧中,很多细节和问题都引起了年轻观众的热议,比如说因为种地收入少背井离乡去打工造成农业的恶性循环;乡亲们怕花钱、怕麻烦不接受“三改三建”;还有“土地流转”“产业园兴建”“科学养殖”等等剧情,都让人看完感同身受。有很多乡村观众说,这就是他们村儿真实发生过的事,正是因为有剧中唐万财、欧阳采薇乃至石晓峰书记这样的干部,他们村现在才能真的旧貌换新颜,每人还发了补偿款等等。欧阳黔森表示,《花繁叶茂》没有回避现实矛盾,更没有刻意拔高或美化。这部剧给人以真实感,还因为很多剧中人和事都有原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大地方村老支书的原型,就是“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黄大发。同时他认为,“不板着面孔,用轻喜剧的形式解读扶贫工作,也是这部剧受到年轻人欢迎的重要原因。”

人物鲜活

剧中,无论是朱墨饰演的欧阳采薇面对艰苦条件的韧劲儿,还是邵峰饰演的石晓峰书记对乡村工作的负责,以及王迅饰演的村主任唐万财、尚大庆饰演的村会计何老幺真实质朴却又古灵精怪的处事方式,都让人真真正正地体验了西南乡村的面貌和乡亲们、基层干部们的真实生活。起初很多年轻网友以为《花繁叶茂》是一出更适合“爸爸妈妈”看的剧,但首日播出之后,不少网友表示,“第一次看这种题材,没想到幽默又搞笑。”

剧中,王迅饰演的村主任唐万财,能说会道,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有办法解决,有时候甚至有点滑头,但是他能把握住大方向。唐万财独特的办事方法和接地气的思考方式,也成了《花繁叶茂》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很多观众尤其是生活在乡村的观众表示, “很多乡村观众或者对脱贫攻坚有了解的观众都能在唐万财这个人物身上看到真实乡村基层干部的影子。”而王迅也表示,这个角色是给他“量身定做”的,他一定要演。

邵峰饰演的乡党委书记石晓峰,非常“正”,有的台词是宣讲政策。多年的演艺经历,让邵峰看过剧本后立刻发现了演绎的难度,“这个角色自身没有什么矛盾,甚至连家庭戏都没有,比较单一,想要赋予他性格,让观众记住,就得下工夫。”为了真实还原人物,邵峰在拍摄前半个月就到拍摄地枫香镇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我采访了许许多多像石晓峰这样的基层党委书记,尤其是枫香镇的现任书记帅书记,跟他接触了很长时间,对他的日常装扮、语气都做了仔细观察,剧中的很多服装风格就是仿照帅书记设计的。”

剧中有大量的政策性文件,背台词于是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邵峰说,“我本来可以直接念这些文件,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背过,因为作为镇委书记要把文件内容掌握,才能更好地传达文件精神。”除了每天在片场背台词,回到住的地方他也都是在背台词中度过,“我想让这些政策性文件生动起来,观众才喜欢看。”

朱墨饰演的第一书记欧阳采薇在花茂村逐渐扎根,真真切切的融入花茂,让很多年轻人有了带入感。剧中,欧阳采薇初来乍到也自然不是一帆风顺。面对艰苦的条件、欧阳采薇也委屈过,但从没有退缩过。很多时候,她身上更有一些会让年轻人感同身受的工作难题和情绪,但是她依然坚定的抱着工作的责任感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学会苦中作乐,不开心的时候她和大家一样去山顶大喊、去跑步,然后依然一如既往贴心地去关心去理解唐万财、何老幺这些同事,以及各个村民们。

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剧目”,《花繁叶茂》能够B站出圈,大受好评,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成为年轻网友看到农村变化、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等等的吸收和科普来源,也成为了大家看到不同的地方、同一个心声的窗口。《花繁叶茂》真正做到了一部可以给年轻观众、都市观众“科普”的乡村剧,让观众了解真正的乡村、真正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跋涉者的付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