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优秀的人必有远大的梦想,支撑着他在一次次跌倒后爬起,在一次次疲惫时坚持。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凯甬就是其中一位,他怀着鸿鹄之志,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春去秋来,梦想终于结出累累硕果——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对专业抱有浓厚兴趣,他不懈努力、刻苦钻研

"成为一名科学家可能是每一个男孩子儿时的梦想,而我则是想成为一名在工程应用领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王凯甬说。促使他在机械工程方向不断取得突破的内在动力,是兴趣。父亲的职业是船舶工程师,他也是王凯甬与机械工程结缘的引路人。父亲不仅培养了他的浓厚兴趣,还让他对相关领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填报大学志愿时,王凯甬把机械工程作为第一志愿。

大学期间,王凯甬获得了无数奖项,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好学生计划"成员、"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深蓝科技部科技带头人和部长、校水下机器人实验室负责学生和队长;国家奖学金、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大学大学生标兵等称号;累计获科技竞赛奖项国际级 4 项,国家级 22 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3 项,授权专利8项(截止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王凯甬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并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他投身创业浪潮

教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王凯甬的大学生活繁忙而充实。在进行发明实验时,他从不闭门造车。为制作水下ROV和AUV,他浏览研究了无数水下机器人领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业书籍和论文。一本一地看,一篇一篇地翻,不漏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内容。

2017年,王凯甬受中国海洋学会邀请前往青岛参加Ocean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海洋领域学术会议和海洋工程设备展。在展览中,很多美澳的量级不大的水下机器人对中国企业报出了百万元一台的高价,输油管道检漏AUV更是报出了1500万单台的天价。现场的中方工程技术人员表示成本极低,但是国内加工不出来,只能买国外的设备。他深受触动,这件事让他明白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王凯甬认为"不能让技术沉睡在实验室里",于是他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他自主研发技术产业化,合伙创立西安水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获得A轮融资,并在香港发布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创立了郑州智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的创业帮扶……

大学生活是一个寻找自身价值的过程,王凯甬坚持:"抓紧能利用的每一分钟"。他说:"年轻人,得对自己狠一点"。

心怀正能量,他热心公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除了在学习与科研领域刻苦钻研,在其他方面,王凯甬也同样出色。他喜欢围棋、军棋,经常参加排球等户外运动,在软笔书法领域也很有造诣。

此外,王凯甬还热心公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7年暑假,他作为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郑州创客空间的一名志愿者,义务帮助郑州当地的中小学学生上科技展示课。2018年暑假,他在机器人实验室义务帮助来访的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等中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基本知识。"总之心中要拥有正能量。"他说。

王凯甬曾说:"身边的老师同学不断鼓励支持我,而学校为我提供了关键的资源与平台,正是郑大这片学术沃土培养了我,我感激这所有的一切,希望能以更好的成绩表达对郑大赤忱的爱。"

勤奋好学,王凯甬怀着对专业的热爱精益求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热心公益,他一腔赤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爱心播撒;他正满怀信心,昂首阔步走向绚丽灿烂的未来!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百家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官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