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这会阶段可以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不是那么愉快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看待生离死别,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在传统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是避而不谈甚至是忌讳的话题,导致儿童对死亡教育重视程度几乎是空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少会遭遇宠物、亲人、朋友的死亡,如果一味避而不谈,儿童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及哀伤无法得到及时得当的调适与引导,一旦碰到死亡事件,压抑的情绪以及扭曲的认知,会以异常的行为反映出来,这将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而很多家长即使在这方面进行过引导,也只是把死亡美化,没有正面回答。很对家长都是这么给孩子解释“死亡”这个词:

1、只是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

2、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暂时不回来;

3、去了天堂,特别漂亮的地方……

这是家长最普遍的解释,但是无论哪种一种,都是对死亡的错误的解释。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马东在《奇葩说》总结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在《经典咏流传》中,当胡可说:有一天可能爸爸妈妈老了,不可能永远陪在你们的身边,你们是亲兄弟俩,才是一直可以携手走完这一生的那个人。

此时小鱼儿天真地问:“那要是老了的话,会不会死?”

面对小鱼儿的意外发问,胡可直面回答“人都会死的”,并暖心安慰孩子。

没想到这个生死话题引得安吉、小鱼儿抱头痛哭,小鱼儿直接在台上哭着不停地说“我不想人老了会死”,画面让人潸然泪下。

事后胡可还认真安慰孩子们,让孩子知道,不要担心父母会死,爸爸妈妈会陪他慢慢长大,即使有一天会死亡,也是在他长到很老很老以后,而不是现在。

我们认为,死亡这件事情太残酷,无法短时间消化,就会把死亡说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让孩子容易接受。但是这种矫枉过正的作法,很多时候会让孩子曲解死亡的真正含义,从而误导孩子。

“只是睡着了”这种说法会让较小的孩子混淆睡觉和死亡;

“去了很远的地方”会加剧孩子对已故亲人的期盼,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去了天堂”让孩子对死亡有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向往。

保罗萨特曾经说过:生命的悲剧在于它永恒的处在不断缩减之下。只有在灾难面前似乎才惊醒,我们不禁要问:生命的短暂和易逝,为什么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

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缺乏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

01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死亡教育呢?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1、4岁以下

4岁以下的孩子对死亡是毫无概念的,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需要刻引导死亡的概念,只需要让孩子明白分离的含义。分离不等于失去就可以了。

2、4-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物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可以简单的思考和判断事物。父母这会阶段可以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不是那么愉快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比喻让孩子理解。比如:玩具彻底坏了,不能玩了比作死亡,让孩子对死亡有个初步的认识。

3、6-9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基本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结束的意思,但不完全,可能存在自己的想象:被妖怪杀了等等。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用一些书籍、绘本对孩子进行引导。有一本书《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个不错的绘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消除孩子对死亡的神秘感。

4、9岁以上

这个年龄段以上的孩子,就能正视死亡了,并且能对死亡产生一系列的不同情绪。这个时候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看待生离死别,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这个阶段的孩子,当遇到亲人、朋友病危或宠物死亡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力所能及的帮忙照顾临终的病人或宠物,带他们参加葬礼以表达哀悼和追思,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

这也给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感或挫折的力量,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有限的生命。

02作者寄语

正确的死亡教育,即是我们不拒谈死亡,更不会把死亡说得那么可怕。因为死亡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让孩子们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