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武器装备,比起美军来存在很大的劣势,但双方在战场上的较量,经常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

    装备精良的美军为什么总是败在仅有劣势武器的志愿军手里?这已经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团。

    有趣的是,美军第二师第十五榴炮营的一名连长在被志愿军俘虏后,曾有感而发说出了一番话,可以说是戳中了这个问题的要点。

    美军第二师全称是“美国陆军第二机械化步兵师”,绰号是“印第安酋长”,美军当之无愧的王牌部队。该师共有4个炮兵营,第十五榴弹营则是响当当的主力营,而且这是一个加强营,分为5个连,共有600多人。

    该营的主要武器也是当时美国陆军中最先进的105毫米榴弹炮,共有18门。可以说,志愿军一个集团军也凑不齐18门这样的先进武器,即便有也是零零星星从美军手中缴获来的。

    这个营第一次与志愿军交手是在1950年11月底,他们军隅里遇上了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三三五团三营。

    当时美军正沿着顺川公路撤退,没想到进入志愿军的伏击圈,他们的榴弹营遭到迎头痛击。由于突然被袭击军心大乱,美军官兵只顾得上逃命,所谓的精良武器根本没发挥多少作用。

    最终,该营被志愿军消灭一部分后,其余官兵坐上汽车一路狂奔,侥幸逃出生天。

    回到基地之后,美第十五榴炮营补充兵力,休整了差不多三个月,再次与志愿军狭路相逢。

    那是在1951年2月9日,该营奉命来到横城地区的苍峰里增援韩军第八师。他们这次吃亏吃怕了,仗着后勤保障有力、弹药充足,疯狂而盲目地向志愿军阵地开炮轰击,掩护韩军作战。

    这次美军第十五榴弹撞上的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二〇师三五九团三营,而且中招的是最让他们害怕的夜战。

    2月11日半夜过后,志愿军将士趁美军正在熟睡,兵分两路摸到他的阵地,发起了突然袭击。

    美军官兵从睡梦中被惊醒,只得仓促应战,虽然手忙脚乱地打了一阵榴弹炮,可是面对已经杀到眼前的志愿军,榴弹炮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惊慌失措的美军随即沿着通往横城的公路向南逃窜,他们此时还剩下500多人,争先恐后地挤上100多辆卡车和炮车,成了一支抱头鼠窜的溃军。

    可是他们没逃出多远,就发现还有一部分志愿军埋伏在前面阻击他们。失魂落魄的美军只好丢下重武器、车辆和伤兵,各自寻路奔逃。

    此时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拖延到白天,那时就有可能在飞机的掩护下顺利逃脱。

    然而,这支机械化部队也正是被自己的机械化装备给害惨了,他们把大量的汽车和炮车扔在公路上,自然把公路给堵得水泄不通。这样一来,后面的辎重也没法动弹了,美军官兵们只能拼命向山上逃。

    然而志愿军在山上还留了一手,那些美军一个个都成了瓮中之鳖。美军第十五榴炮营就这样被全部歼灭了。

    有一个名叫保罗·奥度的美军上尉曾在战争结束后谈起过这段经历:“我无路可走,只能向三名志愿军士兵投降了。可是我很快就发现,我投降的地方距志愿军的营部只有几百码。这看起来就好像是我找上门去当了他们的俘虏,这种感觉真是太可笑了……”

    约翰·凯斯中校是美军这个营的营长,他倒是跑得挺快,一路上还纠合了40多个美韩士兵结伴逃命。但他们不敢白天走,只在夜里

    摸索着向南逃。结果花了三四天却仅逃出十多里路,仍然碰上了志愿军,30多人被击毙,凯斯等人则做了俘虏。

    就这样,这支所谓“王牌中的王牌”被志愿军一举歼灭,他们的榴弹炮等先进武器装备都补充到了志愿军部队中。

    该营的勤务连连长名叫威廉·萨利,他在被俘之后,曾结合自己历次与志愿军的交手经历,感慨不已地说道:“虽然美军号称是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却根本不适合与中国军队作战。”

    至于理由,他确实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在西点军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全部都是西方战争尤其是欧洲战场上发生过的各类战例,但从未见识过中国军队这样的战略战术。”

    美军装备精良,为何打不过武器落后的志愿军?威廉·萨利一语道破其中的“秘密”:“美军的部队对于武器装备特别重视,甚至是过于重视了,可是他们在战略战术和官兵的精神力方面却严重忽视了,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被中国志愿军打败的关键原因。”

    如果当时的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听到威廉·萨利这番话,不知会作何感想。但毋庸置疑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绝不是一场可以凭借先进武器装备就能打赢的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