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熟悉此处地理的人都知道,九狮桥街段的中菜市就是当年的九狮河,解放后淮河路改造,将九狮河填平,建成了中菜市,九狮桥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后来桥拆路修,逐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当时有一个姓戴的商人从外地回来给母亲做寿,在广收了亲朋好友的礼金后,他没有像平素那样请客吃饭,而是取消一切庆祝仪式,用这笔资金在九狮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头桥,这就是九狮桥。

原标题:【趣读合肥】街头满载人间味 巷尾漫话江淮情——扶栏雕刻九头狮 桥畔两岸江淮情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城市里交错密布的街巷,宛若刻录在时间里的音符,构筑成为城市记忆,讲述着散落在合肥的人文故事。一条条街巷,见证了一代人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见证了一代人在红旗飘扬下振臂宣誓,见证了一代人在科技海洋里乘风破浪,见证了万家灯火在时代变迁中的脉脉温情。

本期“趣读合肥”

文艺君和您相约在合肥的大街小巷,

去那里感受最有烟火气的合肥。

昨天留给薏米们的问题

你猜出来了吗?

它就是

九 狮 桥 街

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九狮桥”三个字,便会觉得热闹,这份记忆一直存留至今。庐州众多古街巷中,九狮桥街是个特别的地方,从历史一直走到今天,总有数不尽的感慨。

翻开两百年前的《合肥县志》,浓浓墨香中九狮桥街赫然在目。古老的九狮桥街有着诗一般的传说。相传多年以前,九狮河上有一座简易木桥,后被洪水冲垮,一直不复修建。民国时,河上还没有桥,稍一涨水,老百姓进城后要想去河对岸,要绕一个大弯,来回很不方便。当时有一个姓戴的商人从外地回来给母亲做寿,在广收了亲朋好友的礼金后,他没有像平素那样请客吃饭,而是取消一切庆祝仪式,用这笔资金在九狮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头桥,这就是九狮桥。

据说,当时的九狮桥是一座石头桥,桥不太宽,青石铺就,两边的扶栏很低,扶栏上雕刻了九只精致的小石狮,石狮造型奇特,很有观赏性。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九狮桥一直造福于两岸百姓。在一些老人印象中,桥下的九狮河以前很宽,曾是一条暴戾之河,后来河道慢慢变窄。

○九狮桥街

据曾在河对面的洪家花园长大的老人回忆,解放前的九狮桥边是另外一个样子,当时两边全是毛行——收鹅毛、鸭毛的,挤挤挨挨一大排,声势很大。《合肥地名录》云:九狮桥街曾名创新街,南起长江路,北至淮河路,以街北段旧有九狮桥得名。该街经过团结巷、消暑巷、九狮河巷、中菜市路,是市区古老而繁华的街道。沿街两边植有法国梧桐,后道路扩建被砍伐殆尽,北端隔淮河路与教弩台相望。街内有长江剧院等单位,南端与长江路交口处有“三八”百货商店,现街两边分别是市服装研究所和省煤炭厅等单位的宿舍。

熟悉此处地理的人都知道,九狮桥街段的中菜市就是当年的九狮河,解放后淮河路改造,将九狮河填平,建成了中菜市,九狮桥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后来桥拆路修,逐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两侧的商家,俨然也不复当年。每个孩子都会哼上两句的阿毛汤圆店,已经换成了装修现代的精品服饰店,“三八”百货商店也建成了全新的迷你艺术街区。穿插在长江剧院两侧的火锅、点心、串串店,怎么也寻不到一根“鸭鹅毛”的踪迹。

说来奇怪,人们对于这里是商业中心的印象却始终如一。曾经合肥人都知道买大件要去十字街头、三八商店,如今买鞋子、包包依然情不自禁往步行街去。可见,无论九狮桥的商貌如何变化,它始终顺应着这座城市里人们对购物天堂的期许,也在来往人群的记忆中美好而隽永。

END

第二站九狮桥街已经逛完啦~

接下来要去哪儿呢?

位于肥东县最南端

两百多年的历史,典型的江淮水运码头。

老街呈“T”字形分布

这是合肥的哪条街呢

在评论区说出它的名字吧!

明天继续跟着文艺君去“逛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