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开了苏联保护,马哈巴德共和国以及阿塞拜疆共和国立即面临伊朗军队的进攻威胁,同时美国也高调宣布支持伊军恢复国家秩序。1946年1月,苏联为了打通到波斯湾的通道,支持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独立建国,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受到鼓舞,自己也决定建立库尔德共和国。

库尔德族是一个古老游牧民族,曾是中东仅次于阿拉伯、突厥、波斯的第四大民族,不过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一直被外族所征服,属于从属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库尔德民族被划分到了土耳其、伊朗两个国家,以及英法控制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四个政治地域内。伊朗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阿塞拜疆省、库尔德省和克尔曼沙赫省,由60多个部落组成。马哈巴德是伊朗库尔德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市商业发达,20世纪30年代时全市人口只有两万人,但各种商业店铺却有两千余家。马哈巴德汇集了众多名门望族、部落酋长、宗教领袖和知识分子,民族主义氛围十分浓厚。

二战爆发后,伊朗巴列维王朝国王利萨汗虽宣布中立,但采取亲德政策,这引起盟国强烈不满。1941年8月25日,同盟国阵营的英国和苏联联手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占领了伊朗的部分领土,迫使亲轴心国的礼萨汗退位。英国人肃清了占领区内的德国特务,镇压了亲德的部落酋长;苏联则赶走了北方各省的总督,用亲苏分子取而代之。英苏联合入侵,使伊朗库尔德民族主义看到了发展机遇,曾经被礼萨汗流放的库尔德酋长开始陆续返回,恢复了原有地位。在马哈巴德市内,库尔德民族分子四处活动,鼓吹库尔德文化和政治自治。这些人大多是部落领袖和城市贵族的后裔,他们自觉担当起了民族主义领导者的角色,并开始建立各种政治组织。

卡迪·穆罕默德是马哈巴德一个名门家族成员,他掌握着当地司法事务。苏联人对卡迪青睐有佳,1941年曾邀请其访问参观苏联,赠送了大量礼品。这次访问令卡迪坚信,苏联人是支持库尔德人民族独立事业的。从苏联回国后,卡迪利用自身影响积极吸收库尔德部落领袖,整合扩大库尔德人实力。卡迪的弟弟萨德尔同样才能出众,曾当选国会议员,长期在德黑兰供职,与苏联人过从甚密。在卡迪兄弟俩积极撮合下,1942年,第一个库尔德政治组织库尔德复兴委员会在马哈巴德成立。翌年,该组织库袭击了马哈巴德警察局,并驱逐了当地所有政府机构。1945年,在苏联建议下,基于库尔德复兴委员会成立了库尔德民主党,这是库尔德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

库尔德民主党成立不久,库尔德地区的内外形势开始变化。1946年1月,苏联为了打通到波斯湾的通道,支持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独立建国,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受到鼓舞,自己也决定建立库尔德共和国。当月22日,卡迪·穆罕默德宣布马哈巴德共和国成立,各地库尔德人渴求建国的梦想,终于在马哈巴德得以实现。卡迪出任“总统”,不少部落酋长则分别担任内阁部长,并组建了独立的武装部队——民族军,卡迪任命了4个将军和70名军官。此时,马哈巴德共和国人口约100万,有自己的国旗国歌,也拥有一个现代国家所拥有的一切。库尔德人翘首以盼苏联此前承诺的援助,但是原来说好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并没有到,苏联仅仅只派了一个小小的上尉来指导民族军的训练。

美国决不允许苏联打通到波斯湾的通道,因此以使用原子弹威胁苏联从伊朗撤兵,苏联还没有掌握原子弹技术,不得不表示服软。但在撤军前,苏联逼迫伊朗达成新的协议:苏联从伊朗撤军,不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运动,并同意阿塞拜疆问题属于伊朗内政,但作为交换,伊朗必须要给苏联高额的石油补偿。协议签署的时候,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苏联为了石油而出卖。离开了苏联保护,马哈巴德共和国以及阿塞拜疆共和国立即面临伊朗军队的进攻威胁,同时美国也高调宣布支持伊军恢复国家秩序。1946年12月13日,伊朗军队终于开进了大不里士,伊朗阿塞拜疆共和国土崩瓦解。得知苏联已经放弃阿塞拜疆,马哈巴德的库尔德政权不再作抵抗准备.而是围绕或战或逃的问题争论不休。

马哈巴德“民族军”是一支既没有武器也没有训练,还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军队,根本抵抗不了伊朗军队,严峻的形势使库尔德人内部加速分裂。12月14日,马哈巴德的部分领导人和部落首领前往附近城市,向驻扎在那里的政府军投降,希望能获得善待,获得了肯定答复,之后便返回马哈巴德。17日,马哈巴德领导人正式投降,政府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市区,只存在11个月的马哈巴德共利国就此灭亡。伊朗军队占领了库尔德国全境后,逮捕了“总统”卡迪·穆罕默德和一些库尔德民族主义分子。翌年3月31日,卡迪及其兄弟、侄子三人被伊朗军队秘密绞死,这标志着库尔德人第一次建国实践彻底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