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路遥性格的凝重,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作品总是会给人一种凝重感,他的文字基调凝重而又沉郁,《平凡的世界》开头写道:。2018年,国家表彰改革开放杰出百人中,仅有两位作家位列其中,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却有路遥,房地产大亨潘石屹说:“朋友问我喜欢莫言还是路遥的作品,我更喜欢路遥,他的作品中透着无与伦比的美,我每次看他的作品都会流泪”。

1988年3月起,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以广播的形式,将《平凡的世界》在全国范围播报,整整126天,3亿观众每天守着收音机,只为准时收听路遥的这本新书。

这篇小说一下子就征服了所有观众,电台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信件,这本小说的作者路遥可能还不知道,他的这篇小说将影响几代人,孙少安和孙少平的故事烙印在了亿万青年的青春里。

这本小说出版三年后,在1991年的3月份,路遥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路遥兴奋过后却很焦虑,因为他没有去北京的路费。


他只好给自己的弟弟打电话筹钱,一直到领奖前三天,路遥才借到了足够的钱,出发前,弟弟王天乐生气地跟他说:“你以后别再拿什么奖了,要是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我可没办法给你找来外汇”

路遥没说话,登上去北京的火车后,他望着渐渐遥远的西安火车站,他说了句:“X他妈的文学”。

这是路遥最高光的时刻,那一年他41岁,在读者眼中他是偶像,可在亲朋好友甚至家人眼中,路遥拥有的仅仅是一身病和一身穷。


没多久他病倒了,住院期间妻子跟他闹离婚,为了孩子他死活不同意,但随着病情加重,又没有人照料,心灰意冷的路遥只好同意,离婚两个月后,在1992年的11月,寒风彻骨的夜晚,路遥在医院与世长辞,年仅42岁。

2018年,国家表彰改革开放杰出百人中,仅有两位作家位列其中,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却有路遥,房地产大亨潘石屹说:“朋友问我喜欢莫言还是路遥的作品,我更喜欢路遥,他的作品中透着无与伦比的美,我每次看他的作品都会流泪”。

路遥生于1949年12月,和新中国同岁,路遥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他的家乡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是一个千沟万壑的陕北农村,这里四周都是高山,封闭的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路遥的性格。

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路遥性格的凝重,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作品总是会给人一种凝重感,他的文字基调凝重而又沉郁,《平凡的世界》开头写道: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杂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己快到凉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文字朴实却又悲凉,这和路遥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路遥墓

路遥7岁时,父母将他过继给了伯父,伯父只想把他当劳动力,可路遥却十分渴望读书,他瞒着伯父偷偷参加了中考,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延川中学,那是当地最好的一所学校。

靠着同学接济路遥顺利读完了中学,虽然生活穷苦,路遥却从不自卑,反而是班上最调皮的那个,据作家海波回忆,中学时的海波最喜欢给别人取绰号,而且取得很好,每个绰号都让人捧腹大笑。

最狠的是路遥给自己先取了一个最难听的绰号,而且只要有人叫,他就敢答应,所以中学时他虽然调皮,却不讨人厌。


为了看电影,没钱的路遥带着海波一起翻墙逃票,被抓时他跑得最快,但他却没逃多远,反而混进了抓逃人员中,假装帮助工作人员训斥逃票的人,最后他总会说一句:“训上几句让看去,都是些娃娃”,就这样把队友给救了出来。

每到周末,路遥总会泡在县里的阅览室,一看就是一整天,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路遥决定从事文学创作。

路遥的初恋轰轰烈烈,结局却很悲凉。

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路遥在担任县革委会副主任时,认识了来自北京的女知青,她叫林红,是一个小巧而又活泼的北京姑娘。

年轻时的爱情总是简单而又单纯,才华横溢为人豪迈的路遥深深吸引了这位女知青,路遥也对这个来自大城市的女孩心动了。


平凡的世界剧照

很快,他们恋爱了,狂热的初恋是狂热的,路遥每天会给林红写七八封信,就算短暂的分别也让路遥倍感痛苦。

为了爱情,路遥把工人的名额让给了林红,而正是这个选择,让路遥失去了林红,林红进城没多久,路遥被罢免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官职,正在路遥失意时,生活又给了他当头一棒,林红和他正式提出分手,嫁给了一位军代表。

后来在当民办教师的日子里,路遥结识了林红的好朋友林达,林达很爱他,一直资助路遥上大学,1978年,两人结婚了,可结婚之后,不幸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路遥作为一个陕北农民的儿子,他希望自己的妻子温柔体贴,当好贤妻良母,可林达需要的是一个相互扶持的丈夫,她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愿只当丈夫的贤内助,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渐渐地形同陌路,林达要求离婚,可路遥为了女儿有完整的家,一直在拖,直到他逝世前三个月,路遥才在病床上签了离婚协议。

路遥的一生是穷困的一生,可他的穷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穷,而是今天常说的“精致穷”,《人生》发表后,路遥获得了1300元的稿费,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奖金是5000,这些钱在今天看来不算多,可在路遥生活的年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在50块钱左右,而1300块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万。

路遥的收入不仅仅这些,他还享受着国家专家津贴以及陕西省专家津贴,这些收入在当时已经算是个富裕的中产阶级了。


路遥的穷不是因为挣得太少,而是花得太多,他的烟瘾非常大,一写作就要抽烟,写《人生》的时候,他一天要抽两包,晚上的时候他喜欢喝咖啡,而且必须是好的进口咖啡,每瓶40块,这在当时真是天价,很少有人能够喝得起。

或许是和人生环境有关,路遥自小因为穷非常自卑,有了钱后他就很享受这种精致的生活,他说:“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

路遥的钱也不只是花在吃喝上,很大一部分也花在了写作上。

因《人生》一炮而红后,路遥原本可以靠着名气收割金钱,当时正适逢改革开放,挣钱的路子实在太多了,只要他愿意,可32岁的路遥,还没闲下来几天,他就开始了新的正常,开了《平凡世界》的准备。

这也是路遥的过人之处,不得意忘形,不断突破自己,从名利中抽身,远离掌声和鲜花,只身于苦难中,只为突破《人生》,创造更好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曲,字数上百万,路遥通过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经历,反映了中国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的社会变迁,而为了真实还原,路遥花了整整三年去准备。

三年间,他读完120本长篇小说,收集了这十年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为了感同身受。他去煤矿挖煤,和矿工一起生活,只为体验最真实的生活,也正是这样的精神,路遥朴实的文字才蕴含如此大的能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进。

可当路遥用尽心血写完第一部后,《平凡的世界》却接连被退稿,理由是这种现实主义的写法已经落后,不受年轻人喜欢了。那段时间路遥郁闷至极,他去了柳青墓,在墓前大哭,回来后《平凡的世界》终于得以出版,可却遭到了冷落。


路遥和莫言

为此他痛苦过,也怒骂过,可宣泄之后路遥并没有放弃,他重拾心情决定要战胜自己,要将第二部和第三部完成。

后来路遥回忆说:“当时觉得作家的劳动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是要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路遥全身心投入创作,可由于长时期高强度写作,写到第三部时,路遥突然大吐血。

医生告诫他必须休息,不能再写了,否则神仙难救,或许是感觉大限已至,路遥让弟弟帮助自己隐瞒病情,拖着病重的身体继续创作,那一年他才38岁。

路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在身体和《平凡的世界》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用竭尽的生命完成了这一作品,可作品完成后,他不知道是否会受欢迎,第二部第三部完成很久后,他才选择在一个不出名的杂志发表,可见他当时已心灰意冷。

幸好,《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中央人民广播播出后,获得了3亿的观众,路遥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第三部发表后,路遥对好友说:”我把他们踩在脚下了“

可惜,这颗璀璨的明星在42岁时陨落了,如今共和国已经成立71周年,路遥要是活着,如今也才71,,他虽走了,但他的作品必定会被传颂百世,《平凡的世界》连续十多年都是畅销书,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克服困境,努力向前。


马云、潘石屹都深受路遥及作品的影响,让他们在困境中得到了鼓舞,坚定了自己的初心,马云说:“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

潘石屹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一共看了七遍,每一次在我人生低潮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读上一遍《平凡的世界》。所以《平凡的世界》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我都非常清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