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通货膨胀”这样的问题,其中以津巴布韦最为“典型”。当时,因为恶性的通货膨胀导致津巴布韦的物价越来越高,但是钱却越来越不禁用,越来越薄。为了能够生存下来,有很多的游民开始去捡垃圾吃,但是他们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加上不吃不喝才能够买到一只鸡。

除了津巴韦布曾经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外,委内瑞拉曾经在2018年左右也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委内瑞拉在2018年左右经济急速衰退,2018年的通货膨胀率恐将达到100%。因为当地货币严重贬值,所以导致委内瑞拉出现了粮食荒,当地人连一日三餐都没有办法保证,为了能够活下去,有一些人不得不捡垃圾吃。

众所周知,一旦遇到了通货膨胀,手里的钱就会变得“不值钱”,会贬值。加上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在,所以很多人开始动起了头脑,想通过购买其他资产去抵抗通货膨胀。

绝大多数人为了能够应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都会选择买房。事实上,买房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能够抵抗通货膨胀的。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给大家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10年前买了一套房子,月供是3000元。但是如今10年过去了,你的收入水平在增加,但是房贷却还是之前那个数字。这也就意味着你的房贷价值“缩水”了,银行帮你抵御了很大一部分的风险。

国内真正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品种并不多,而在过去很多年中,房子确实其中一个。没错,在过去10年20年内,买房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通货膨胀,但是自从今年开始,买房能够抵御通货膨胀这一个问题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目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不断的干预,绝大多数地区楼市已经降温了,甚至在鹤岗等地还出现了“葱价房”。所以,未来投资性购房还是要谨慎对待的。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其实通货膨胀下,“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是在过去10年20年里买房的人。而从今年开始,那些还想买房抵抗通货膨胀的人不一定能够“笑到最后”。

有很多人都觉得将钱存放在银行里会越来越“不值钱”,还不如干脆拿出来做一些投资。不过有些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比较全面,会想到—自己手里的钱在20年后究竟会不会贬值?

虽然货币在持续“贬值”,但是幅度并不是特别大,不是每年都能够看到的那种,而货币贬值就面临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对于未来货币购买力情况的看待,应该结合具体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