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白的笑,杜甫的泪,可以说是唐诗的两大重要标志。我说我的的老朋友啊,你看眼前这楚水,清澈见底,如若无物,直与望不见的苍茫远方的碧海相连。

读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为最喜,笔者亦大笑数声,几欲癫狂;读到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为至悲,笔者亦一阵长叹,暗自抹泪。

李白的笑,杜甫的泪,可以说是唐诗的两大重要标志。

李白眼中,花鸟在笑,清风在笑,明月在笑,朋友在笑,神仙在笑,自己在笑;

杜甫眼中,花鸟在哭,青山在哭,白水在哭,百姓在哭,鬼魅在哭,自己在哭。

李白的笑,有谈笑,有傲笑,有狂笑;为自己而笑,为山川而笑,为盛世而笑;

杜甫的哭,有涕泣,有呜咽,有泫然;为自己而哭,为黎元而哭,为乱世而哭。

李白的笑,是长安城青瓦下悠扬的银铃;

杜甫的泪,是大明宫红墙上剥落的朱颜。

李白的笑,是外放直率的,蕴藏着一个盛世的精神气象;

杜甫的泪,是内敛含蓄的,折射着一个乱世的沉痛现实。

《全唐诗》

唐诗之喜:

然而,唐诗之喜,有甚于李白大笑者。

诸君请看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虽然首句中杜甫的眼泪打湿了衣服,甚至比江州司马还要更多。但此时,是作者喜极而泣。江州司马泪水越多,则愈发凄苦,而杜甫此刻泪水越多,则愈加欣喜。读者于此不可不知也。

杜甫自述人生有四大喜事,笔者认为在这四喜之上的,莫过于此刻杜甫之喜了。这种欢喜,就如同王昭君重回强汉、邓伯道复得其子,亦如张议潮归义大唐、岳武穆立斩秦桧。遗憾陆放翁至死未见王师北定中原,欣慰杜子美晚年得闻官军克复叛乱。

读者试想:

一个身居茅庐、心怀天下的老人,

一个忧国忧民、常年恸哭的老人,

一个饱经风霜、白发苍髯的老人,

一个以泪入墨、以血为诗的老人,

此刻喜极而泣。

这个笑的动作、笑的感觉,甚至都让老人感到十分陌生。

自安史之乱后,这个老人再也没有开心地笑过。

国家如此,何以言欢!

生民如此,何以言笑!

笔者再想不出何事能比老人这一笑更让人欣慰欣喜的了。

唐诗之悲:

同样,唐诗之悲,亦有甚于杜甫落泪者。

诸君请看这首《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红楼梦》中,贾宝玉是最见不得女孩子哭的。林妹妹若是哭了,贾宝玉是要想方设法让林妹妹破涕为笑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就是从来不会哭的,哪有谪仙人恸哭抹泪的道理。想必读者也如笔者一样,是见不得李白落泪的。

但是在此处,谪仙人确实落泪了。

作者于江夏(今湖北武昌)送别友人宋之悌(宋之问的弟弟)。我说我的的老朋友啊,你看眼前这楚水,清澈见底,如若无物,直与望不见的苍茫远方的碧海相连。等等,这碧海不正是你此次遭贬之地——交趾(今越南河内)么?哎……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不如趁此朗朗晴空,浮一大白,痛饮此杯。

“楚水”,近也,实也;“碧海”,远也,虚也。

“千里”,远也,虚也;“一杯”,近也,实也。

“人千里”,恒久也;“兴一杯”,须臾也。

“人”,实哀也;“兴”,亦哀也。

“鸟鸣”,乐也,亦哀也;“猿啸”,哀也,复哀也。

“晴日”,日中天也,相会也;“晚风”,日将暮也,将别也。

一声极其哀伤、令人断肠的猿啸,作者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凄然泪下。

“平生不下泪”,更显“泣无穷”之份量,其情十分真挚,其情万分悲凉。

落泪无声者为泣。无声之哭,较之于有声之哭,则更为悲恸。故后世如和峤大哭而生气不损,若王戎不哭而神毁骨销。

笔者于此又想到《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一个“遥”字写出人世多少离合悲欢,道尽人世多少生离死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