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該戰中王德率兵斬敵上萬,當主帥劉世光到達戰場時,只見王德腰間掛着數個金軍將領的頭顱,場面非常瘮人。王德的名字裏雖然帶着“德”字,但人家一點都不缺“德”。

剛剛有讀者私信問不二,說南宋抗金第一猛將是誰?是不是岳飛?
岳飛很厲害,雖然已經從教材中給刪掉了,但他是妥妥的抗金名將,這無法抹滅的。
但是說到“猛將”,那必須得提到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王德。
或許親們對於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劉光世這個名字我想親們都知道。
劉光世當時和岳飛、韓世忠、張俊一起被稱之爲“中興四大名將”,這位王猛便是在劉世光麾下效命。

之前有句說人名字含義的話叫做:命裏缺什麼名字裏面就要帶着什麼給補上。
比如名字裏帶着“淼”字,說明命裏缺水。
名字裏帶着“鑫”字,說明命裏缺金。
名字裏帶着“森”字,說明命裏缺木。
名字裏帶着“晶”字,說明命裏缺……一閃一閃亮晶晶!
王德的名字裏雖然帶着“德”字,但人家一點都不缺“德”。別人打仗或許還會講究什麼陰謀詭計,而王德打仗,那真的是:都是社畜鬼,互懟誰怕誰,生死都看淡,不服就是幹!

王德到底有多猛?
比如在北宋末年的澤州之戰中,當時王德還是姚古身邊的一個偏將。金軍當時佔據着澤州。爲了刺探軍情,主帥姚古準備派一名偏將帶着一些士兵前往澤州城刺探軍情。
手底下的很多偏將就慫恿王德請命前去,因爲之前王德跟他們喝酒時總說澤州那點金兵,還不夠我一個人砍。
被同僚們一慫恿,王德自然站了出來,說願意帶兵去刺探軍情。
結果去澤州轉了一圈回來之後,王德不止不辱使命的帶回了情報,還提回來一顆金軍小頭目的腦袋。

主帥姚古當時就質問王德:不是叫你不要打草驚蛇嗎?
王德摸了摸腦袋:我想着去都去了,不帶點東西回來不太好啊!
主帥姚古被他氣極,於是說了句氣話:那你怎麼不把澤州太守給帶回來。
主帥姚古也就隨便說說,但王德卻聽在了心裏。到了夜裏王德帶着十六名親兵潛入了澤州隆德府衙門,把金人委任的太守姚太師給綁了回來。
路上遭遇金兵攔截,王德拔出了刀手起刀落,手起刀落連續斬殺數十人,最後守城的金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德大搖大擺的把姚太師劫走,不敢阻攔。
當然,這只是小戰績,並彰顯不出王德的“猛”。

所以時間來到公元1130年,金軍南侵之時,鎮守京口的劉世光準備退到丹陽一線拒敵。
王德認爲應該趁着金人不備主動突襲。
由於王德的堅持,劉世光下令讓部分部隊扼守險要之地,其餘部隊由王德指揮渡江突襲。
王德率部隊進入揚州城之後與金軍展開激戰,一般來講將領是負責指揮部隊的,但王德與其他將領不同,他總喜歡騎着馬提着刀衝在部隊的最前面。也正是因爲王德這種身先士卒的氣概激勵着部下,從而王德帶兵部隊越戰越勇猛。

在揚州城北一戰中,王德連續斬下金軍數名將領的頭顱,把金軍士兵一下子給鎮住了。在隨後的衝殺中,金軍士兵們失了氣勢,只能被殺得落荒而逃。
在該戰中王德率兵斬敵上萬,當主帥劉世光到達戰場時,只見王德腰間掛着數個金軍將領的頭顱,場面非常瘮人。
經此一戰,王德之名威振金國,當時的金人稱他爲“王夜叉”。
在第二年的崇明島之戰中,王德更是身扛宋軍大旗,直接策馬衝入金軍大營,一邊揮刀斬殺敵人,一邊怒吼“王夜叉來也”!
金軍大營之中士兵聽到王夜叉之名紛紛退散,金軍將領與王德只戰了三個回合便被斬於馬下,此後金軍皆不戰而降。
而在江北戰役中,王德更是大發神威,在這場戰役中,王德獨自率軍與佔領江北的金軍血戰,最終生擒金軍萬戶一人、千戶十餘人。

要知道,當時金軍的萬戶相當於現在的軍級幹部,千戶相當於現在的團級幹部。
這一年,王夜叉的威名已經在大江南北無人不曉,金人對其畏之如虎,很多時候都望風而降。
比如公元1140年的宿州戰役,王德剛剛率部隊抵達城外,金軍看到了“王夜叉”的軍旗,隨後高掛白旗,不戰而降。而後王德率兵抵達亳州,亳州的金軍將領看到王德兵臨城下,隨後棄城而逃。
王德在對金國和僞齊的作戰中屢建奇功,從而在此後官至清遠軍節度使,獲封隴西郡開國公。
其實我們縱觀南宋一朝並不缺名將和猛將,既有岳飛這樣的名將,也有王德這樣的猛將,但南宋一朝的皇帝卻始終一副屈膝求和之態,可見南宋之滅亡於皇室之昏庸懦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