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能聽到媽媽們無奈的抱怨:孩子的玩具太多了,他又不怎麼玩,平時就放在收納箱裏,但是每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他還總是要買新的,雖然感覺浪費錢,但又拗不過他。確實,孩子們的喜好變化真的很快,買的那一瞬間超級興奮,沒多久就失去興趣了。

那麼孩子們的玩具真的是多多益善嗎?國外的兒童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對於孩子來說,玩具相當於他們的文字,但是最好“重質量,而不是重數量”,他們認爲每年給孩子買一次玩具,數量不超過2件的做法更爲科學。

他們讓兩個孩子呆在兩個房間裏,四個玩具給a,20個玩具給B。經過兩個小時的觀察,學者們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個孩子在每個玩具上花的時間比第二個孩子多得多,在選擇玩具時,第一個孩子更果斷,但第二個孩子就學會了這一點,然後去抓另一個,似乎有些猶豫。此外,兩個孩子的輸入水平存在差異,第一個孩子的表現非常集中,但B孩子總是分心。

這說明玩具的數量過多,會對孩子的專注力產生負面影響。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如果只給寶寶一個小熊,他就總是抱着那個小熊玩,而如果把孩子放在玩具堆裏,他反而沒有一樣能玩得久的,讓寶寶本來就弱的專注力更難集中。

除此之外,過多的玩具還會對孩子的創造力產生消極影響,這是因爲玩具的稀缺程度和創造力之間是正向相關的。當孩子們只有2、3件玩具的時候,他們會創造出玩的新方法,而當他擁有一大堆玩具的時候,孩子們容易失去興趣,隨便擺弄幾下就丟到一邊去了。

父母們可以嘗試把玩具分好類,不要一次性都擺在寶寶面前,而是一段時間之內只給他其中的幾樣去玩。當孩子面前只有2、3樣玩具的時候,他們會更加專注,並且引導他們創造出更多種玩法來。同時,還可以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大自然,發掘葉、小石子這類東西的玩法,幫助孩子智力方面的發展。總之,要學會利用稀缺心理的規律,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爲寶寶準備玩具的時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對於處在學話期的寶寶來說,父母儘量不要給他準備發聲玩具,它們不僅不會幫助孩子更快學說話,反而還會讓孩子“聽大於說”,減少和爸媽之間的交流。

還有一些父母喜歡根據孩子的性別來選擇玩具,比如男孩就是汽車和槍,女孩就是娃娃和毛絨玩具,這實際上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們的個性均衡發展。

我們可以爲孩子選擇拼圖、積木這類培養手眼配合能力的玩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邀請小朋友一塊玩,即便孩子們之間有年齡差也沒關係。正是因爲足夠簡單,所以帶給孩子們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足夠廣闊。

良好的育兒方式還是需要花費些心思,而不是把孩子丟在玩具堆裏了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