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邓超介绍,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应是源自我国湖北随枣一带、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

日前,抖音推出了“在家云游博物馆”系列三天九场直播,播放量超过了3亿次。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点赞量超过17万。

文物是历史之鉴、时代之证。每一件历经千百年风雨流传至今的国宝背后无不隐藏着一段历史旧事。即便这段历史旧事有多么沧桑与辉煌,有多么曲折与坦荡,有多么匪夷所思与合情合理,有多么屈辱凄凉与激荡昂扬……都是中华文明不能离弃的一部分。

2019年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彼时,人们并不知道,飞机上正是流失日本的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它从深埋地下两千多年,到被盗墓贼盗掘出地面;从在中国的大地上,到辗转走私出境;再从异国他乡回到它出土的地方,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之路太过艰辛。

然而,它们还是流失文物中的幸运儿。因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只看流失总量已经让人痛心不已,何况其中有大量价值连城的国宝。

震惊

流失文物现身东京拍卖市场

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

真是国宝吗?国家文物局当日即开展调查,很快获得线索:该批青铜组器很可能为近年来被盗出土且非法出境文物。

经进一步鉴定发现:该批青铜组器的器型、纹饰、铭文符合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铭文显示器主为“曾伯克父甘娄”;锈色呈“新锈”状,缺少流传的历史痕迹……经过和同时期考古发掘资料比对,专家们基本认定该批青铜组器应为湖北随枣一带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被盗出土文物。

那国宝出国是经正常途径吗?国家文物局闻风循迹,发现该批青铜组器曾于2014年在上海出现过,遂向全国21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查证。“所有管理处均未办理该批青铜组器的临时进出境手续,有力证实该批青铜组器应为2014年之后被非法出口至日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说。

3月6日,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立即启动追索工作,并于次日向公安部通报相关情况,商请其开展此事涉及的文物走私和盗掘案件调查工作。

甄别

珍贵文物被伪造“身份证明”

为确认这批青铜组器的身份,据国家文物局多次对其进行鉴定研究,还邀请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位资深青铜器鉴定专家飞抵日本,对文物进行了现场鉴定。他们邀请的武汉专家,就是武大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考古界的“顶尖高手”张昌平。

张教授表示,他最早是通过日本拍卖市场的图录看到了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照片,“当时就有一个基本判断,但光凭借照片不能最终确认,所以又去到日本,做了非常仔细的现场鉴定。”第一眼看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时,张教授的第一感觉是:“责任重大!如果任由中国的文物就这样被拍卖出去,对国人的感情是巨大地伤害。”

张教授还记得,当时他看到的拍卖图录为这组青铜组器附了一个身世故事,称其是清末民初收藏家柯莘农(1883—1945)代友所藏。日本拍卖公司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原为近代名人拥有,后转藏至柯莘农家中,“柯莘农自幼受良好的家学熏陶,对金石文物收藏鉴赏情有独钟。其一生博雅好股,精于鉴藏,收藏文物颇丰。”为了力证“转藏”的真实性,拍卖公司还附上了二人的书信往来。

看上去,这封书信发生的场景真实可信,它是这组青铜重器作为“民国旧藏”的“物证”。

也正是这封“物证”首先露出了马脚。一位学者专门查验比对了民国报刊上的萧振瀛本人书法,与拍卖行提供的信中落款“瀛”写法字迹完全不同。并且,信纸也不是民国时期的纸。

作为民国著名收藏家,“柯氏半园”所藏的带铭文铜器如“太师虘簋”等都已见于著录,这样一批成组的带铭文器物却从未著录过,也查找不到其它任何民国期间著录有过记载,这些也都成为这组拍品的疑点。

从这组青铜器本身来看,它们表面的新鲜锈色有着明显的“生坑”特征,有着很短的出土时间。另外,曾伯克父组器通体蓝锈,和近年湖北随州文峰塔、枣阳郭家庙和京山苏家垄出土的曾国青铜器锈色完全相同,而与传世的铜器明显不同。

手握铁证,我国有关部门紧急照会日本驻华使馆、通报流失文物信息、提请日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开展相关工作……在外交与刑侦双重压力下,日本某拍卖公司最终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由于涉及家族遗产纠纷,暂时中止拍卖。

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日方对我方主张的文物追索要求给予了认真对待和积极协助。在各方努力下,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24日凌晨安全入库。

价值

被专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国后,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家鉴定委员会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了系统的鉴定研究和科技检测,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中国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

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邓超介绍,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应是源自我国湖北随枣一带、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曾国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1966年京山苏家垄出土“曾仲斿父”九鼎铜器群,学术界才确认随枣走廊一带有曾国,1978年随州发现曾侯乙墓,多数学者认为曾国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随国。随着近年来包括随州枣树林墓地在内鄂北地区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已经串联起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曾国墓葬制度完整的发展脉络。尽管如此,铸有“曾伯克父甘娄”之名的青铜器此前从未有发现,这批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不但对此前的曾国墓葬考古发现有着重要的补充印证作用,也对研究曾国宗法世系、礼乐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一组8件,包括1鼎、1簋、1甗、1霝、2盨、2壶,品类丰富,保存完整,从形制、铭文、纹饰、铸造等方面均体现出典型的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时代风格。

除了上述考古学术研究价值外,这批青铜组器的重要价值还有两方面:

一是铭文众多,每件青铜器均有铭文,一共多达330字,其中簋器、盖对铭共100字,壶每件器、盖对铭共48字,铭文的字形笔画圆滑,字体遒劲饱满,布局错落有致。每器均带有自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二是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通过X光照相技术可以看出,所有青铜器都为范铸成型,鼎、甗耳部为直接铸造,簋、盨、壶等则先铸出器身,同时耳部铸造出铜榫,然后再安装器耳活块范,铸造器耳,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

识宝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你能读对几个名字

甗(yǎn)

簋(ɡuǐ)

壶(hú)

盨(xǔ)

鼎(dǐng)

霝(lí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