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任辽阳博物馆副馆长、1990年退休时为副研究员的邹宝库笑着说:“很多人读史都没转过这个弯,指挥攻拔辽东城之战的就是评书中常常讲到的徐懋功啊。或许是因为当年评书《隋唐演义》连续热播产生的影响,能掐会算,善于算计,被程咬金描绘成为牛鼻子老道的徐懋功形影近年来深入人心,即使多次读过相关史料,也让人一时间也难以同《新唐书》中这位能征惯战的英国公李勣联系起来。

曾任辽阳博物馆副馆长、1990年退休时为副研究员的邹宝库笑着说:“很多人读史都没转过这个弯,指挥攻拔辽东城之战的就是评书中常常讲到的徐懋功啊!”

或许是因为当年评书《隋唐演义》连续热播产生的影响,能掐会算,善于算计,被程咬金描绘成为牛鼻子老道的徐懋功形影近年来深入人心,即使多次读过相关史料,也让人一时间也难以同《新唐书》中这位能征惯战的英国公李勣联系起来。

辽阳出土的莲花纹瓦当记述大唐东征往事。

在邹宝库指点下,记者反复研读《新唐书》关于李勣的传记,才理清这个变化的来龙去脉。

《新唐书》载,“李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本姓徐氏”。这段话说得明白,懋功是他的字,而他的本姓是徐。

关于李勣改姓的事,史载与唐高祖李渊有关。

隋朝末年,17岁的徐懋功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并且成为瓦岗军的重要将领。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瓦岗军的头领李密归顺大唐,他管下的地盘,东到大海,南到长江,北到魏郡,西到直汝的区域由徐懋功守卫,还没决定投靠哪一方。

这个时候,徐懋功就跟手下人商量说:“咱们看管的这块地方,本来是魏公李密的,如果我去献给大唐,是借着过去主人的失败,用人家的财产为自己请功,我觉得这种行为可耻。”于是,他派人抄录了郡县人口,报告给了李密。

当时唐高祖李渊听说徐懋功派了使者来,非常惊讶他居然不是给自己送信,于是招来使者询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李渊高兴地说:“这是一位忠诚可靠的臣属啊!”

辽阳博物馆藏隋唐时期菱格纹板瓦。

《新唐书》载:“赐姓,附宗正属籍,徙封曹,给田五十顷,甲第一区。”徐懋功由此由皇帝赐姓为李。

此后,李勣一直为唐王朝东征西讨,立下很多战功。

跟随唐太宗东征,是他参与的唐朝平定辽东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数年后,他受命于唐高宗,再次统兵出征辽东,并且一举结束辽东持续多年的割据局面。

记者 : 郭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