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跟你家寶寶玩過躲貓貓、蒙臉......其實這些小遊戲能測試寶寶的發育情況。

執筆:王筱銘

定稿:蘇子後

相信不少有寶寶的父母,會在孩子稍大點後,就跟他們一起玩蒙臉遊戲,以此來看看娃的反應,有的表現得不開心,有的哈哈發笑,有的會自己將擋在臉面前的紗巾抓掉,可能不同月齡,表現出的方式會不大一樣。

可事實上是“蒙臉遊戲”並非是一種遊戲,而是一種實驗,現在醫學上都會分階段來對寶寶測試,以判斷娃的發育情況,雖說這種評測方式不是絕對性的,但是家長也需要重視起來。

如果孩子在測試過程中,某一項反應一直處於落後的狀態,父母就要引起重視,並進行鍼對性的訓練。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關於蒙臉實驗

蒙臉實驗是指用紗布、紙巾、毛巾等蒙在寶寶的臉上,然後通過觀察孩子的反應,得知娃的發育情況,當然這只是DST發育狀況篩查其中的一項。

一般會在嬰兒4~7個月時進行一些,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做一些感知上的運動了。這個實驗通過蒙臉來讓寶寶去除視力上的依賴,從而檢測聽力及其他感官系統的發育能力,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娃對周圍環境的感官,促進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還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娃,是一種很好的鍛鍊。

蒙臉實驗中寶寶的不同反應預示的結果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存在着一些差異,寶寶也不另外,因此在實驗中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但這個結果只能反應一定程度上娃的發育情況,畢竟這跟平時家長的訓練、寶寶的月齡會存在着一定的關係。

1、恐慌

有的寶寶在被蒙臉後,會表現得很恐慌、害怕,甚至是哭鬧,尤其是小月齡的娃,有這些反應說明孩子的膽子比較小,且缺乏安全感。

2、呼吸困難

如果在進行蒙臉實驗的過程中,寶寶表現出了呼吸困難,那就說明娃對這個過程不適應,也可能因爲月齡太小,可以等到稍大一點再做。

可假如到了6~7月時,還依舊這般,就需要及時諮詢兒科相關的專業人員了。

3、沒有反應

寶寶在被蒙臉後,不哭不鬧,而是嘗試着用舌頭或扭動頭部來擺脫臉上的遮擋物,但沒有采取想要用手抓的方式來去除遮擋物,這可能是寶寶還沒有考慮到用手吧,只是感覺被遮住難受,這樣的孩子安全感也是很充足的。

4、開心

有些寶寶在家長用東西遮擋住面部後,還開心得手舞足蹈,以爲是爸爸媽媽在跟他玩耍,那麼出現這樣反應的孩子說明父母給了他充足的安全感,他對身邊的人和環境,都充滿了信任感。

5、用手拿掉遮擋物

寶寶在被東西遮住臉部後,直接就用手給拿掉了,這個反應說明娃已經達到了評測的標準,一般是在6個月後才具備這個能力。如果你家孩子能夠在6個月前,就有這種反應,說明娃的發育超前了,畢竟這個動作需要大腦進行支配才能運行,爸爸媽媽就偷着樂吧。

當然,也不是說前面四種反應的寶寶,大運動或智商不正常,可以等到寶寶稍大後再進行測試,但如果到了7個月後,娃還依舊無法完成,家長就需要及時尋找專業人士指導來改善。

溫馨提示:對於月齡過小的寶寶在進行蒙臉實驗時,容易出現恐慌、驚嚇、憋氣等反應,因爲他們尚小不知道這個遮擋物是什麼,也不明白大人要幹什麼,因此建議家長至少要等到娃4~5個月後再開始進行測試。

延伸閱讀:小月齡寶寶可以在家做的早期訓練

家長可以在家陪寶寶做的早期訓練有很多,如前庭訓練、認知訓練、坐位訓練、 感官系統訓練等,下面就仔細介紹下前庭訓練的方法。

1、小飛機

可以讓寶寶趴在家長的手臂上,然後飛來飛去的跟小飛機一樣,這跟緩解腸絞痛的方式很相似,但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娃的脊柱、頭部的伸展,還能促進親子感情。

2、被單搖

將寶寶放在被單裏搖,娃的身體會呈現出一個屈曲的姿勢,就彷彿在媽媽的子宮裏一般,是很有安全感的。

3、大球運動

讓寶寶俯臥在一個大球上,家長扶着娃和大球一起緩慢的進行運動,通過這種感覺來刺激腦內平衡感的發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