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黎明

处所位置

日赤十字社奉天病院坐落于现沈阳市沈河区万寿寺街高台庙后巷3号。即现沈河区招生委员会所在的涌泉铁路社区内。

建筑形制

该建筑的前身是建于1906年的一所展览馆——奉天陈列馆。1909年11月,改建为日本赤十字社奉天病院。同时将奉天城内的“公立医院”也置于此处,所以该院又名为“奉天公立医院”。

1917年扩建。扩建前建筑为主体一层,局部二层。入口部分位于中间且为两层,一层大门正上方有弧形装饰,二层顶为三角形尖顶。紧挨入口的两侧,分别有两个两层高的尖顶塔楼,塔楼尖顶的高度高于入口上的尖顶。整个建筑为坡顶,体量较小。

迁址后新建病院楼平面采用“山”字形对称式布局。主体为2层,建筑入口提高到3层。

建筑造型处理简洁而与室内功能形成呼应,仅以坡屋面及偶尔突出屋面的尖塔作为立面构图的活跃元素。入口处局部施用半圆拱和简化的壁柱作为对构图中心的强调。略呈亢长曲折的平面使得医院分科布局清晰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保证了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在当时是一座体现着现代医院设计思想与手法的综合性病院建筑。

沿革脈絡

1906年,奉天陳列館建成。坐落於沈阳市沈河区万寿寺街高台庙后巷3号。

1909年11月,奉天陳列館改建为日本赤十字社奉天病院,又名奉天公立病院,

1931年“9·18”事变后,医院为伪满洲国赤十字会社奉天医院。

1945年“九·三”胜利,医院由临时维持会主持,同年正式成为中国红十字会辽宁医院。

1949年3月,遵照东北军区暨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命令,医院划归中国医科大学领导,成为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医院。  

1950年,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院移交沈阳铁路管理局,成为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

1989年迁入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号新院址。

2004年10月10日成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医院当前由崇山院区(院本部)及下辖的和平院区、棋盘山院区三部分组成。

医大四院本部(崇山東路)。

以下图片为医大四院和平院区。

名称变换

日本赤十字社奉天病院(奉天公立醫院)

满洲国赤十字会社奉天医院

东北军区卫生部直属第45后方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医院

沈阳铁路管理局沈阳铁路医院

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沈阳铁路医院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沈阳铁路医院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沈阳医院

沈阳铁路管理局沈阳中心医院

沈阳铁路局沈阳中心医院

沈阳铁路总医院革命委员会

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

沈阳铁路局总医院

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

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本人在采访中请教了当年居住于高台庙后巷的赤十字社奉天公立医院附近,在张作霖时代的著名医生耿西元的后人耿天鹢医生,以核实文中有关细节。著名學者陈伯超、余泓等人的图文资料成为本文的引证资料。宋昊鹏先生在百忙中多次与笔者互动,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大家给予了許多友情支持。本文专此鸣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