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名叫犁头刺的扛扳归是蓼科植物,中医药书记载它全草可入药,性味酸、苦、平,有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作用。其实,对它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很小的时候,学着其他人把可以忽略它小钩刺的叶片摘下来,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拍一下,然后放进嘴里细嚼,就会有一种美美的酸味被嚼出来。

炎炎的夏季一步步走近,但对于某些植物而言,却正是生机盎然之时。

有这么一种茎蔓生,叶呈三角形且稀稀疏疏布满小钩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时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据药书记载它的学名叫着扛板归,有着犁头刺、贯叶蓼、地葡萄等常用别名。

之所以称为犁头刺应该很容易想到是由于它那三角形叶片极像犁头,而茎叶间又满布着小钩刺吧。

别名叫犁头刺的扛扳归是蓼科植物,中医药书记载它全草可入药,性味酸、苦、平,有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作用。

对于治疗黄疸、百日咳、丹毒、湿疹等症都有疗效。

其实,对它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很小的时候,学着其他人把可以忽略它小钩刺的叶片摘下来,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拍一下,然后放进嘴里细嚼,就会有一种美美的酸味被嚼出来。

除了生吃它的叶子之外,还会摘下它那成熟变成蓝紫色的果子,咬下果皮再吐出其中圆黑的果核,味道也不错,只不过入嘴的量太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