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雍正,留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影视剧中那个冷酷无情,,弑兄杀弟的暴君。不过,从他流传后世的文物来看,其实他是一个文艺范十足,痴迷于扮演角色,有着明星梦的可爱皇帝。

早在做四皇子的时候,雍正就表现出浓浓的文艺气息。1709年,康熙大帝封其为和硕雍亲王,赐居圆明园。自此,他自号圆明园主,每天吟诗对赋,观景赏画,不亦乐乎。

(雍正帝)

他最为乐此不疲的,就是请画师为他和妻妾们画像,和一般人不同的是,雍正皇帝不喜欢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地给画师当模特。而是既当编剧,又当导演,在画像之前早早设计好剧情,确定自己的主角形象,以及嫔妃们该扮演的角色,然后订制好所需的服装及道具。

在画像那天,他早早穿戴打扮停当,在设计的场景中,做出剧情设计的动作,要求画师一定要根据剧情和角色特点,画出应有的意境和神韵,这才让画师动笔开画。

(扮仙人的雍正)

当年,他甚至不惜穿上布衣,下到农田,执起农具,让画师画下《耕织图》呈给康熙,以示自己不畏劳苦宽仁近民之德,为储君之争加分。

从今天故宫展出的《耕织图》系列画像来看,在他逼真的装束和贴切身份的完美表情扮演下,每张画像,几乎都可以称为影视剧照,而他在画中的表现,也颇有明星范。

画面中,雍正和妻妾妆扮成耕种的农夫村妇,光着肩膀在田间劳作,这样的画像生动逼真,一扫传统画像的呆板晦涩之气。给人眼前一亮的艺术美感。

(扮钓翁的雍正)

为雍正画像最多的,当属意大利画家朗世宁,他最早为康熙所赏识,由于在色彩和画风主题上把握甚好,深得清宫欢迎。

雍正当上皇帝之后,更是重用朗世宁,平时除了工作,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出游,都要让他陪在身边,及时画下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刻趣味场景,就像一部全天候的全自动高清相机。

要想当好皇帝,大多时间都要在批阅奏章的枯燥严谨中度过,就很难有时间去找寻太多的乐趣。因此,工作之余为了放松精神,雍正总是想法取乐解闷,可他又是个不好动的主,平时连皇宫都懒得出,更别提像历代君王那样南苑狩猎,北苑观花了。

(扮抚琴人的雍正)

喜爱行为艺术的雍正,继续发挥他的表演才能,通过编,导,演一体。出产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作品,并将它们收录在《雍正行乐图》中。

所谓”行乐图”,是指记载宫廷皇家休闲生活的绘画,画中人无须穿朝服,可以尽情打扮,表情各异。

这套行乐图真实记录了雍正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百味人生的体验,他在画中的创意和扮演,可谓是童心未泯,别有乐趣。

经历过九子夺嫡兄弟相残的血腥争斗,看似冷酷无情的雍正,通过画像中流露更多的,还是被压抑的活泼天性,与对自由的向往。

(穿西洋装扮猎户)

雍正最爱装扮成汉族文人的模样,这些画像场景清淡风雅,宁静淡泊。既有春日泛舟江上,寻芳草间;夏季荷塘听雨,似水惆怅,也有秋凉采菊篱下,对影自酌;冬雪独舟蓑翁,独钓江雪。都为表现传统文人高洁风雅的绘画题材。

除了扮演文人墨客,在一幅《打虎行乐图》中,雍正还装扮成猎户模样,手持钢叉,深入虎穴,摆出一个打虎上山的姿势,老虎对着他,也被他的皇威吓得不敢动弹。

不过有趣的是,这个猎人可不是中国的猎户,而一个戴着假发,系着领结,穿着西式服装的洋人,要不是独具特色的八字胡,还真以为是个洋人模特呢。

(扮东方朔摘桃)

还有一张东方朔偷桃图,是雍正扮演偷桃子的东方朔,在画中他一身儒生打扮,头戴纶巾右手摘桃,眼望树上的猴子,小猴子跃跃欲试,意图抢走桃子,整个画面妙趣横生,表情自然,完全可以和当代的电影明星媲美。

在雍正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也爱上了角色扮演画像,而且不少题材都仿学他的父皇,看来,这父子俩,虽然当着皇帝,心里却有一个演员明星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