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起導彈的性能之爭,臺軍這批採購的“魚叉”導彈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全世界購買過岸基機動發射“魚叉”導彈的總共只有兩個國家——丹麥和韓國,其中丹麥的“魚叉”導彈早在2003年就已經退役,目前只剩下韓國一家還在使用,而臺軍如果還想要用“魚叉”兼職對陸攻擊,勢必還要對這套少人問津的系統進行不少的改進。在採購類似“魚叉”這樣臺灣能夠製造相似裝備的武器的問題上,臺軍的想法顯然更加傾向於“進口貨”,畢竟花一樣的錢,美製裝備的性能不大可能顯著遜色於自制產品,可靠性顯然還要高過自制型號,也不會有和“自己人”打交道時爲了政治需求硬着頭皮接收次品的糟心事。

本週,臺灣軍方證實已經向美方求購岸基魚叉反艦導彈,並因此在臺灣島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也從中暴露出臺灣軍方、政界以及科研領域對於“自主研發”裝備之間貌合神離的立場差異。

令人迷惑的“國防自主”

5月28日,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在專案報告中確認,臺灣已向美方求購岸基機動“魚叉”導彈系統,同時還在今年4月要求美方對“岸防巡航導彈系統”進行報價。

消息一出,臺灣政界和“中科院”就對這一消息產生了不小的反響。畢竟一方面,蔡英文當局長期以來就以打着“國防自主”的旗號籠絡島內工業企業,爭取選票,順便從中“雁過拔毛”蹭點油水;另一方面,臺灣近年來在自行研製武器領域取得的建樹不多,除去各種自說自話“世界先進水平”的輕武器之外,以“雄二”和“雄三”爲代表的反艦導彈系統算是其中水平較高的一類產品,而恰恰臺灣要在這一領域洽購美製武器,不由令人生出疑惑。

按照美國方面官員透露的消息,在美國向臺灣方面提出出售“魚叉”的時候,臺軍並不希望購買“魚叉”這樣的老型號,而直接像美方提出希望購買美軍正在計劃採購的新一代反艦導彈(NSM)系統。顯然這樣的“僭越”舉動超出了美方的預期,因此並未答應臺方的要求。但就是這麼一件連臺軍自己一開始都有所嫌棄的裝備,在正式確定要購買之後,臺軍竟然還就“魚叉的優點”編出了個子醜寅卯來,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按照臺軍此次透露的情況,如果一切順利,臺軍採購的10餘套美製的岸基機動“魚叉”導彈系統和相關的目標導引系統將在2023年交付臺軍,目前的美方報價爲17億美元(約合510億新臺幣)。而按照臺軍的說法,之所以選購“魚叉”而不是臺灣自產的武器,原因之一在於按照臺軍規劃的“殲敵50%”作戰目標,現有的岸艦導彈力量有所欠缺,依靠自產,臺灣的產能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生產目標;加上美方承諾會在這款導彈上提供臺軍所缺乏的軍標GPS信號,賦予“魚叉”更加精確的對陸攻擊能力,使其對地攻擊能力遠優於臺軍自產的導彈。

臺軍目前的岸艦導彈部隊均編入所謂“海鋒大隊”,目前編成7個作戰中隊和1個機動中隊,其中1-7作戰中隊都編制有岸基固定的反艦導彈,第7中隊和機動中隊同時還有機動發射的反艦導彈,未來幾年,臺軍還將列裝數個機動中隊,總計裝備近百臺“雄風二型”和“雄風三型”反艦導彈機動發射車。按照臺軍每年生產數十枚反艦導彈的規模,光是滿足目前新增的機動中隊所需的導彈供應就已經很喫力了,在不增加額外產能的情況下,確實沒有餘力再在幾年內增加10餘套反艦導彈系統和相應的導彈。而相比臺軍現有所能獲得的民版GPS信號,美軍承諾給臺軍的軍標GPS的確也能有更高的精度,而且臺軍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麼辦法來解決這一信號差距。

但這事兒在臺灣研製導彈的“中科院”眼裏卻是另外一回事:論導彈性能,“魚叉”與“雄風二型”都是亞音速反艦導彈,在突防能力上半斤八兩,射程上最新型的艦射或者陸射“魚叉”可以達到150海里(278公里),“雄風二型”增程型雖然只有250公里,但和“魚叉”也差不了多少;至於“雄風三型”雖然射程上要遜色於“魚叉”(增程型“雄風三型”仍然在研製和試驗中),但其超音速在突防能力上帶來的好處無疑更加明顯。產能問題上,臺灣反艦導彈上各種依靠特殊渠道進口的零部件的獲取在多數情況下不成問題,而各類自產設備以及導彈的總裝能力,只要增加投資也不難獲得。

至於所謂“軍標GPS”,作爲以反艦爲主要任務,具備主動雷達作爲末端制導手段的反艦導彈本身對於目標的外部信息情報就是“有個大概就行”,而所謂的對陸攻擊任務,在臺軍內部已經有使用“雄風二號E”巡航導彈的791旅在的情況下,指望專用的反艦導彈能在對陸攻擊上發揮多大的作用實在是有點兒捨本逐末。更何況美軍給臺軍軍標GPS的承諾並不牢靠,在臺海戰局有變的情況下,比起可以持續獲得的民版信號,軍標GPS反而更加容易被美軍在第一時間裏切斷。

比起導彈的性能之爭,臺軍這批採購的“魚叉”導彈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全世界購買過岸基機動發射“魚叉”導彈的總共只有兩個國家——丹麥和韓國,其中丹麥的“魚叉”導彈早在2003年就已經退役,目前只剩下韓國一家還在使用,而臺軍如果還想要用“魚叉”兼職對陸攻擊,勢必還要對這套少人問津的系統進行不少的改進。如此一來,這些“魚叉”系統能否如臺軍所願,在2023年開始交付使用就更加值得懷疑。

在採購類似“魚叉”這樣臺灣能夠製造相似裝備的武器的問題上,臺軍的想法顯然更加傾向於“進口貨”,畢竟花一樣的錢,美製裝備的性能不大可能顯著遜色於自制產品,可靠性顯然還要高過自制型號,也不會有和“自己人”打交道時爲了政治需求硬着頭皮接收次品的糟心事;作爲本土裝備生產商的臺灣科研機構則無疑想要“肥水不流外人田”,靠着所謂“國造”的“大旗”在有限的採購軍費盡量分一杯羹;至於那些決定購買誰的產品的臺灣政客,“自制”還是“引進”的關鍵既不在於性能,也不在於是否真的有利於本土產業發展,而在於決策的當下到底是選票優先還是所謂的“美臺關係”重要。至於這些裝備能不能真的在戰場上有好的效果,他們反而毫不在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