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害怕才会使父母焦虑,过度的焦虑会致使家长做出一些过度行为,从而导致孩子的身心有压力,孩子不愿主动学习,主动写作业,多半也是与父母有关,父母要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变得积极又自律。父母怕孩子作业写不好,成绩不好,焦虑孩子学习怎么办,就会想到给孩子报辅导班,但是过度的报辅导班会给孩子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压力,孩子自从上了辅导班就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每天的学习都把孩子压的喘不过气,孩子压力越大,对学习就越颓废。

“你作业写完了吗?”“你在那玩什么呢!玩这么长时间了,你是作业写完了?”这样的话家长是经常说,而且面对孩子的时候提到最多的词也是“作业”,不想写作业、看见作业头痛是每个孩子的通病,家长也总是焦虑孩子不写作业,不好好学习,耽误了大好前程。

上小学四年级的小黎,每次都能把作业写到十点,小学应该很少有写作业能写到十点的情况吧!那小黎是怎么回事呢!小黎的妈妈说他每次放学回来都要先玩一会儿,吃饭时又磨磨蹭蹭,到最后才想起写作业,每次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它,还有就是星期天假期的作业,不拖到星期日是不会写的,有时候还熬夜写,妈妈也很是焦虑,害怕孩子写不完作业、不写作业、撒谎。

其实不止是小黎这一个孩子这样,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孩子爱玩不喜欢写作业是正常现象,但父母的过度焦虑才是孩子爱磨蹭,不积极主动的幕后推手,父母首先要认清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一、 孩子不主动写作业的原因有哪些

1、集中不了注意力,写的慢

孩子不爱写作业,就算人坐在那里,但心思都没在作业上,从而造成效率低,写的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想这件事,一会儿又想着写完去哪里玩,在整个写作业过程中,充满了幻想,却不愿意面对现实作业,提起作业孩子就很不情愿。

2、不想写,懒

写作业也是一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事情,孩子觉得很费神,也不想动笔去写,我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总是布置抄课文的作业,我就因此感到很烦,这课文有什么好抄的,根本就不想动笔去写,孩子懒,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表现得更懒了,不愿意拿笔下功夫去做作业。

3、题太难,有压力

孩子害怕遇到挫折,在写作业过程中遇到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时,孩子就会心烦、焦虑。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孩子看见题就会烦,甚至看见其他作业也会害怕,不想写,心里有压力,还有一种情况是作业错太多孩子也害怕,害怕下次作业依然错很多而受到批评,这样孩子就越来越不喜欢做作业了。

4、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写不完

随着上学年级的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逐步增加,科目也在逐渐的增加,孩子看着一堆的作业也感到很是发愁,如果不写会受到批评,如果写了还害怕这么多作业写不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作业产生厌恶心理,从而也会迁移到对某个老师的不喜欢,老师布置作业对孩子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孩子既然不写作业,我们就要搞清楚孩子不写作业背后的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布置作业量过多、题太难不会写以及懒都是孩子不主动写作的原因,想要解决孩子的不积极写作业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原因入手,另一方面也可从父母这一方入手。

二、父母过度焦虑,是孩子不主动的幕后推手

1、父母过度唠叨,给孩子压力

一看孩子写作业不认真,边玩边写或者是没写作业,家长就要开启唠叨模式,问孩子怎么还不快写作业,这样成绩怎么会上去等这些话,有些父母还会说上别的事情,甚至会发脾气,孩子是最不喜欢家长啰嗦,孩子会感到心烦,越心烦越不想做作业。

2、父母过度报辅导班,给孩子压力

父母怕孩子作业写不好,成绩不好,焦虑孩子学习怎么办,就会想到给孩子报辅导班,但是过度的报辅导班会给孩子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压力,孩子自从上了辅导班就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每天的学习都把孩子压的喘不过气,孩子压力越大,对学习就越颓废。

3、父母过度关心孩子,给孩子压力

父母关心孩子没有错,但过度关心是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有些父母因焦虑孩子的学习,会一天问好几遍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把餐饭端到孩子的桌子上,有的甚至陪孩子一起学习,这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孩子会觉得有愧疚,也觉得自己好像被人看守了一样。

父母害怕才会使父母焦虑,过度的焦虑会致使家长做出一些过度行为,从而导致孩子的身心有压力,孩子不愿主动学习,主动写作业,多半也是与父母有关,父母要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变得积极又自律。

三、父母这样做,可养成主动积极又自律的娃

1、适当运用正强化刺激

父母首先可以用奖励作为一种诱饵刺激,告诉孩子只要其能够认真的写作业、效率高、正确率高,那么就可以奖励他,这样的刺激反应反复进行,直到孩子形成一种反应机制时,再撤销诱饵刺激,孩子依旧能够好好的写作业,但父母也时隔几日呈现奖励,以免反应机制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时间计划表,让孩子模仿制作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表并照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父母自身首先要积极主动又自律,为孩子做一个表率,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就不要看电视玩手机了。

3、家长不要过于干涉孩子

当孩子做事时,家长不要在旁边唠唠叨叨的,也不要像看护犯人一样看护孩子,给孩子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不让孩子有过多的压力,培养孩子自律,首先从小事就培养孩子,从生活习惯、起居出行等一点一滴的培养孩子自律习惯。

父母多从自身出发教育孩子,有时候不是孩子顽皮,而是父母没做好,教育不到位,孩子为什么称之为是孩子,就是因为孩子社会经历经验少,孩子是需要被教育,被告知应该怎么做,慢慢正确向上的成长。

我是名言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