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和顺镇十字路村大石巷巷口,是八姓宗祠中最早修建的,始建于清嘉庆10年(1806),其后次第修建宗祠内建筑,至道光6年(1827)修月台止,历时20余年始具规模,又于1935年重修新大门,前后延续近130年。宗祠坐西南向东北,占地3139平方米,由正殿、两厢楼、东西花园、前厅、大门、月台、荷花池等建筑组成,沿纵轴线排列成两进院落。

原标题:遇见腾冲:和顺传统民居建筑群

春末夏初,五湖四海的旅游大V云集腾冲。在四时,在昼夜,邂逅腾冲美景,听见腾冲声音,分享腾冲瞬间。如果你曾遇见腾冲,或正在感受腾冲,或计划前往腾冲,那就在微博上添加话题#遇见腾冲#分享你眼中的腾冲,一同探索腾冲的美妙。

和顺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顺,由弯楼子和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姓宗祠组成,分布在和顺镇紧邻的三个自然村中。各组建筑最早于清嘉庆10年(1806),最迟于民国24年(1935)修建。每组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及建筑形式丰富、灵活又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2012年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顺弯楼子

位于和顺镇十字路村大石巷中段,建盖于清末至民国初期,为腾冲近代著名华侨商号“永茂和”主人李必成私宅。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176平方米,建筑面积951.97平方米,为三个“一正两厢房”庭院组合的建筑群,因临巷一侧的建筑依巷道的弯曲而设,故称“弯楼子”。建筑群彼此相通、布局巧妙、结构精湛、装饰华美,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元素无缝融合。粉墙黛瓦,建筑用材全部为当地楸木,家具用材考究,做工精良,室内陈设多为舶来货,是和顺侨乡众多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现已辟为民居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寸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十字路村大石巷巷口,是八姓宗祠中最早修建的,始建于清嘉庆10年(1806),其后次第修建宗祠内建筑,至道光6年(1827)修月台止,历时20余年始具规模,又于1935年重修新大门,前后延续近130年。祠堂坐南向北,占地2000余平方米,由正殿、厢楼、花园、过厅、大厅、大门、小月台、大月台、荷塘等建筑组成一完整院落。其中,大门最具特色,系中西合壁建筑,三道罗马式圆拱门,每道门上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如意顶,均刻有浮雕图案。主门两侧的石柱上镶嵌“五岳宗山百川赴海,千秋报本万古流芳”的楷书楹联,正中左书“寸氏宗祠”。

刘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水碓村与尹家坡之间的交椅凹山脚,始建于清咸丰5年(1855),现建筑系清光绪6年(1880)重修,之后各代历有修复扩建。宗祠坐西南向东北,占地3139平方米,由正殿、两厢楼、东西花园、前厅、大门、月台、荷花池等建筑组成,沿纵轴线排列成两进院落。整个宗祠建筑均以腾冲本地优质楸木修建,地面均以火山石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式样美观。

李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水碓村西侧黑龙山下。民国9年(1920)由当地李姓第17代孙李曰垓发起修建,历时6年竣工。祠堂占地33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落差建为三进两院。主要建筑有正殿、两厢、二门、前天井、大门及两拱形门。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势,层级分明,左右对称,建筑结构精巧雅致,建筑样式端庄秀美。祠堂内悬众多名人题刻匾联,文化氛围十分浓郁。

尹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尹家巷前,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070平方米,由正殿、两厢、大门(过厅)组成。尹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至道光10年(1830)建成,是和顺继寸氏宗祠建成后的第二家宗祠,民国20年(1931),扩建了东、西厢楼,形成如今之规模。尹氏宗祠视角开阔,小河水从祠前流过,宗祠内还遗存由族人尹祖澜于道光12年(1832)书写的“尹氏祠堂”正书匾额一块。

贾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十字路村贾家坝,建于民国初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70平方米。由正房、左右两厢、大门、月台组成。正房、大门和月台建在中轴线上,大门和月台之间有环村路穿过,正房为三开间穿斗抬梁式结构,单檐硬山顶,悬挂有民国时期的“纯其祖武”、“孝思笃庆”、“明德维馨”、“福被云礽”横匾四块。宗祠布局紧凑,结构井然。

张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张家坝,清光绪8年(1882)始建,民国19年(1930)最后完成,历时48年,耗资1.48万银元。宗祠坐南向北,占地约两亩,整体格局为四合院带前花厅,由正殿、东西厢房、面楼、花园、大门、月台组成。面楼为7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四面回廊。正殿为3开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结构,廊檐下悬挂清光绪年间书“奕世载德”、“俎豆维新”、“积厚流光”、“流泽孔长”四匾。殿内外分别知名学者阮振千、李玉振、陈古逸、陈荣昌、张砺等人的书法匾联,文化内涵丰富。

钏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上庄。民国15年(1926)当地钏姓家族集资兴建。祠坐东北向西南,占地2040平方米,为一正两厢布局。正房为3开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结构。大门建于照壁正中,为单圆拱形,照壁上嵌有“气爽神清”、“凤鸣朝阳”石刻,大门前为月台,石栏杆外壁嵌李根源书“金川月池”,月台前有一潭,池塘边上置一半圆形石桌,上刻李根源题“山水清音”,正房后留有操场。宗祠布局合理,样式简洁。

杨氏宗祠

位于和顺镇上庄村老龟坡山下,占地面积2453.1平方米,建于民国14年(1925),坐东南向西北,由正房、左右两厢、二门及回廊组成四合院,正房右建有耳房,后留有园林空地,二门前有广场,大门已毁,正房前檐下的驼峰上刻有杨氏家训《遗规》和《遗箴》共六段箴言。

来 源:保山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