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仪式感的婚姻就是如此,两个人互相包容理解,创造一些小确幸,让简单的生活变得幸福。婚姻本身很平淡,却能靠着一个又一个仪式感,维持一辈子。

文/雪落无尘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也越来越发达,与此同时,大家的眼睛却粘在了手机上,不再是和对方聊天,而是抱着一部手机,度过无趣的一天。

因为电子产品,人和人之间沟通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疏远。

其实,给彼此间加样“东西”,你们的感情会越来越好。

不是别的,而是“仪式感”

01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女生小伊开了一家美甲店,男友大威是家餐厅老板。两人感情也还算是稳定,已经开始谈婚论嫁。

大威非常着急,想要和小伊快点结婚,而小伊心中非常犹豫,到底要不要和他领证。

原来,小伊和大多数女生一样,希望对方给自己创造一点小浪漫。比如,给她一个小惊喜,或者制造点小心跳。可惜,大威的做法让小伊失望。

当时恰好有场演唱会,小伊给大威打电话,约好一起去看演唱会,大威当时答应挺好,小伊兴致勃勃地买了两张票,早早地到了地点。

直到演唱会开场,大威都没有出现,小伊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接。小伊进场时,发现旁边坐了个陌生的男人。到了尾声,小伊给大威打电话。

他才解释道:“餐厅突然来人,自己实在过不去,就把票送给常到餐厅吃饭的朋友,拉近关系,他以后也会多照顾我的生意。”

大威提前知道自己这么做小伊会生气,索性干脆不接她的电话。不用细想,就知道小伊心里有多生气。

相识一周年的纪念日,大威答应小伊去看她。小伊心里很期待,对方会送自己什么样的礼物。

结果,等大威拿出礼物的时候,小伊当场脸都绿了,是一捆已经蔫了的菜花。这菜花还是从厨房随便拿来的,大威想着买花最后也得扔,没有必要。

这种小事,刚开始还能忍受,可一次又一次,让小伊对他的爱越来越少,因为她感受不到对方的真心。

最后,小伊还是选择了分开,大威很不理解,自己也在付出,为什么对方还是选择和自己分开?

很简单,他没有营造出,女生想要的那种仪式感。

它不需要很昂贵,只是凸显出生活中的小细节。买一束花,一个蛋糕,就这么简单。

可太多男人不明白,女生为什么要刻意去追求,那些没必要的东西。她们在意花或蛋糕吗?价格也不贵,谁都能买得起。

她们在意的,是你们给她们仪式感背后的在意和真心。通过这些,她们可以看出来,你是将她放在心里,而仪式感恰恰就是爱的体现。

02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它是我们经常忘掉的小事情,可能是一个拥抱,或是一顿饭。通过这些,让本该平常的日子,看起来是那么特别。

婚姻本身很平淡,却能靠着一个又一个仪式感,维持一辈子。就像朋友和她丈夫。

两个人结婚很长时间了,也不太富裕,生了两个孩子,但他们的生活,却十分让人羡慕。

结婚前,两人是异地恋,每次分别,丈夫都会拍下她的背影,记录下时间。朋友也会给他发邮件,这些记忆到现在还留着。

婚后更是如此,两个人把小惊喜都拍了下来,在相片背面写上想和对方说的话。

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把孩子哄睡着,两个人点上蜡烛,煎上牛排,做起了烛光晚餐。

美满的婚姻大抵如此,两个人把对方都放在心里,时不时给对方一个小惊喜。

黄磊曾在《奇葩说》中坦言:“如果有一天,一个男人对我女儿说,不给我女儿办婚礼。我一定会反对,我女儿嫁给他。”

这句话,就体现了婚姻中仪式感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婚姻的催化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有仪式感的婚姻就是如此,两个人互相包容理解,创造一些小确幸,让简单的生活变得幸福。

若一个男人肯为你创造仪式感,他心中一定是在意且尊重你的。只有真正去在意,才会有行动,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若真的在乎对方,为何不给对方一些小礼物?

可以不是实物,一个拥抱,或者给对方做一顿好饭。或是给对方鼓励、夸奖。

婚姻的本质,就是一地的鸡毛蒜皮和数不清的柴米油盐,若没有仪式感做点缀,对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仪式感带给你的不光有感情,还有美好的回忆,还有许许多多的幸福时光。

03

蔡少芬和张晋夫妇,把普通的夫妻生活,装扮成满满的仪式感。

去年十一月,蔡少芬生下第三胎,张晋全程陪着蔡少芬,还把这段记录,剪辑成视频。

结婚纪念日更是幸福,两人把孩子托别人去照顾,一同外出吃晚餐。

蔡少芬生日更不敷衍,张晋会给她送一束玫瑰花,看起来相当幸福。

大多数人总是苦恼,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这么乱糟糟?

可能是你对婚姻的处理方式,太趋向于本能反应,而不是带着理智去处理。

就像工作出问题,你肯定不会按照自己的情绪乱撒一通,而是思考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婚姻也是如此。

有时候,感情好不好,只看一件事,那就是你们之间是否还有仪式感。

其实,仪式感,就是处理平淡婚姻的最佳办法。婚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对生活什么态度,生活就会以同样态度回报给你。婚姻亦是如此。

与其在鸡毛蒜皮中焦头烂额,不如找到方法,努力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