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朝灭亡的原因,初中历史就曾告诉过我们,乃是清末时慈禧的腐朽昏庸,再加上早年乾隆闭关锁国政策留下的祸根,以及西方列强夹击下的内忧外患。而清朝在19世纪还能苟延残喘百年,已经是相当不易了。

虽然主流原因无不归咎于此,但笔者要说的是,清朝灭亡的结局,早在康熙那会就已经写下了。若不是康熙将此人贬谪杀害,清朝或许在19世纪走向完全相反的局面,甚至成为连日本都不敢惹的世界大国。

那么问题来了,此人究竟是谁?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这个人叫戴梓,他并不是什么谋略过人的军事家,也不是什么骁勇善战的武将,而是清朝一位平平无奇的发明家。公元1649年出生于杭州官宦世家的戴梓,童年可谓是相当无忧无虑。

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戴梓打小就对儒学那套不感兴趣,反倒是对《天工开物》这种工学类书籍十分沉迷。13岁那年,戴梓甚至还发明了一种火铳,威力甚至可以将百米外的瓷器击穿。

后来在戴梓25岁那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大帝遂派出康亲王带兵征讨欲要进攻浙江地区的耿精忠。由于戴梓也是浙江人,又充满了年轻人的气血方刚,他很快应征加入了康亲王的队伍,和其一起戍守浙江。

由于早前戴梓在发明创造这一块很在行,这次上前线,他的这些发明创造无疑能派上了用场。尤其是他发明出来的连珠火铳,可以一次性连续发射28颗弹药。要知道,那可是冷兵器为王的17世纪,这把和现代手枪不相上下的神器,在当时能对战局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显然,连珠火铳无疑算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武器。然而,戴梓将它进献给康亲王时,不识货的康亲王并没有将这把武器投入战场。而这之后,戴梓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菩萨说这把杀人如麻的武器将会让他子子孙孙受尽苦难。戴梓虽然喜欢发明,但依然无法逃脱封建迷信的桎梏,信以为真的他后来竟这把连珠火铳雪藏,再也没提。

后来战争胜利,戴梓也因而加官进爵,在他37岁那年,荷兰曾派出使者造访清朝。这位荷兰使者拿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宝物蟠肠鸟枪,这种单发火铳比起戴梓发明的连珠火铳要差远了。但当时的康熙并没有见过连珠火铳,反倒被这蟠肠鸟枪深深吸引住了。他特意找来宫中的发明大王戴梓进行仿造,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就复制20余支。

荷兰使者有些折面子,便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冲天炮,同时还夸下海口,声称这种武器除了他们能造,其他人绝对造不出来。

自然,康熙又让戴梓试了试水。而对火器早就轻车熟路的戴梓,一个小小的冲天炮自然难不倒他,5天后,他就把号称只有荷兰人能造的冲天炮完美复刻了出来。甚至在最后试用时,比原来的威力还要大。也是从这里开始,火炮火铳之类的武器开始被清朝运用于冷兵器战争,并且在康熙后来平定准噶尔叛乱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戴梓这一番显山露水,也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当时吹冲天炮吹得最厉害的便是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南怀仁,他正是一位荷兰人。见到自家使者带来的冲天炮被戴梓整得一无是处,自然心生怨气。

后来,南怀仁利用自己的关系,在康熙面前进献戴梓的谗言,导致戴梓后被贬谪流放到盛京,最后郁郁而终。而戴梓一死,我国的火药武器发展便立刻停滞下来,之后百年毫无起色,甚至还越来越倒退,又回归到了冷兵器为王的时代。

不夸张地说,倘若戴梓当年没死,我国的兵器不至于落后西方百年。人家拿洋枪洋炮轰开我国国门时,清军至少也有能力反击,而不是溃不成军。更别提后来的甲午中日海战,要是戴梓没被贬谪,凭清朝的武器发展水平,日本绝对不敢对我国动手。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戴梓的不幸被贬,让清朝错失发展武器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再加上后来闭关锁国和慈禧的雪上加霜,才彻底决定了清朝覆灭的定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