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此箭射中周天子,相当于向天子立威,表明了在周天子和郑庄公之间,郑国势力更为强大,让周天子颜面扫地,等于向天下诸侯宣告周王室也就这样罢了,给周王室带来了名誉上的受损,各诸侯再不敢挑衅郑国地位。郑庄公说:自己打击周天子王室的地位,是为了不让王室对郑国进行限制,同时也是向列国示威。

毛主席曾经这么评价一个人说:“春秋时期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

春秋时期,随着周朝的势力逐渐隐没衰退,虽不及战国兼并情况激烈,但也存在着诸侯国之间常年征战情况。几个诸侯国中,出现五个霸气诸侯王,史称五霸。在五霸之前,有一春秋三小霸,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其中郑庄公姬寤生更是三小霸第一,因他出其不意,智计百出,被敌人称为“老奸”。

郑庄公所在的郑国,是春秋时期的小国,北有晋,南有楚,与周、宋、卫、陈、蔡等国比邻接壤,郑国为中原地区的重要位置,若遇诸侯争霸,郑国则首当其冲,周遭一马平川。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郑国,能在四面环敌的境地下在东周初期率先称霸,正是因为郑庄公。

被称为“老奸”的郑庄公

郑庄公名为寤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难产。因其母生他时难产,遂不得母亲宠爱,而宠爱弟弟叔段。郑武公在世时,母亲武姜一直进言希望立段为太子,而非长寤生,郑武公不允,坚决的让长子寤生继承国家,将次子段分封到共城。

郑庄公上位了,其母武姜为叔段谋一个封地,要求郑庄公将制邑城分封给叔段,因此地为战略要地,郑庄公没有同意,于是要求郑庄公分封当时郑国最大的城池京地给叔段。京地虽然不符合封地的需求,但是在母亲的强硬要求下,郑庄公迫不得已同意了将京地封给叔段。

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得到了京池为封地的叔段,依旧想要得去郑国王位,于是母亲武姜和叔段密谋,让叔段在暗地里招兵买马,储备粮草,只等和母亲武姜里应外合,彻底推翻郑庄公。而叔段的这一行动,已经让京城的臣子跑到了郑庄公的面前告状,告知郑庄公叔段蓄意谋反,但郑庄公选择了不做声色,后郑庄公设圈套,引诱母亲武姜和叔段出兵,郑庄公见叔段出兵,师出有名,于是将叔段的反叛力量彻底消灭,叔段失败后自刎。

可见郑庄公十分隐忍和腹黑,为了不让自己背上罪名,等到弟弟起兵才发声,此做法还能换来国内局势的稳定,也让郑庄公被敌人称为“老奸”。

郑庄公称霸,一箭射向周天子

郑庄公安内才能治外,处理好国内事情,开始对外抗击。于是为了灭掉宋国,郑庄公主动和齐、鲁两国建立同盟,因齐、鲁位于宋国东北部,造就了对宋的牵制形式,远交近攻。

后郑庄公宣称宋公久缺朝贡,自己以卿士的身份,承周天子王命率兵讨伐宋国,于是连同齐国和鲁国一起征战宋国,大获全胜,并成功灭了宋国,攻下了宋国的两座城池。

周恒王得知郑庄公假命伐宋十分生气,于是想恢复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地位。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率领周朝军队,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前去讨伐郑国。战争一开始,联军战争实力就不及郑国军队,联军大败,周天子因郑军大将祝聘一箭射中周王的肩头而受伤。要知道此箭射中周天子,相当于向天子立威,表明了在周天子和郑庄公之间,郑国势力更为强大,让周天子颜面扫地,等于向天下诸侯宣告周王室也就这样罢了,给周王室带来了名誉上的受损,各诸侯再不敢挑衅郑国地位。

周天子受伤后,郑庄公为了表示对周天子的尊敬,已经特地让大夫祭仲,前去看望周天子,周天子因此而羞愧,没有再攻打郑国。郑庄公说:自己打击周天子王室的地位,是为了不让王室对郑国进行限制,同时也是向列国示威;作为亲近王室,应该懂得维护好卿士身份,同时保持对国家的号召力,诸侯国和王室之间应该相互保持平衡。

郑庄公后来在胜仗的庆功宴上,十分霸气地问在场的诸位大臣:“寡人赖天地祖宗之灵,诸卿之力,战则必胜,威加上公,于古之方伯如何?”庄公在此刻才真正的吐露了志向,可以看出郑庄公心中的理想,“四方是维,称霸诸侯”,在以强者为尊的春秋争霸历史中,郑庄公因为被称作是春秋小霸王,也是第一个广义上的霸主。

但可惜的是,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也就不再强盛,盛极一时。但是,郑庄公的隐忍,才智和胆略,实属过人一等,万中挑一,是智商与情商兼备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