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再次成爲市民熱議的話題。

2019年7月開始,從上海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垃圾分類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生活方式的革命。

你可能認爲垃圾的最終歸宿是被填埋,其實它是一種被放錯地方的資源。早在2003年,我國 668 座城市中已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帶包圍。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再利用,成爲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垃圾分類之戰”迫在眉睫。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解讀“垃圾分類”背後的重要意義和方法,呼籲每個人用實際行動幫垃圾“減量”。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蔣建國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系副教授 趙金鐲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教授 王燦發

爲什麼着急垃圾分類?

很多人只知道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卻沒有思考過自己每天產出的垃圾量。如果將數據形象地表示出來,你可能會驚訝於自己的“垃圾製造力”。

以2017年爲例:

中國202個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爲20194.4萬噸,剛好填滿唐朝的長安城。

北京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爲901.8萬噸,全國最多,大約可以填滿2.5個故宮,平均4個半月就可以填滿1個故宮。

上海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爲899.5 萬噸,全國第二,大約可以填滿9個上海中心大廈,疊加起來,高度達到了5688米,而拉薩的海拔也不過3658米。若要填滿1個上海中心大廈,大約不到1個半月。

杭州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爲400.0萬噸,體積約爲818萬立方米,大概可以填充0.57個西湖,填滿僅需不到2年。

除了龐大的垃圾量,垃圾對地球生物造成的“殺傷力”也不可小覷。

俄羅斯北部新地羣島(Novaya Zemlya)上一個小鎮,本不是羣居動物的北極熊們正在垃圾堆中覓食。

幼年海龜鑽進了被丟棄的塑料環,隨着它慢慢長大,這個頑固的塑料環勒得它幾近變形。

開普軟毛海豹是一種皮毛光華,看似魚類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壽命約20至40年,卻被一根塑料線勒得奄奄一息,提早結束了生命。

位於保加利亞克里奇姆鎮(Krichim)附近的Vacha大壩上,堆滿了廢棄的塑料瓶和其他垃圾。據非營利性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諸如瓶子和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容器是在海灘附近發現最多的垃圾。

印度亞穆納河,被嚴重污染的河流之一。由於附近沒有其他水源,居民的生活用水只能從這裏提取,洗衣、洗菜都得在這裏進行,嚴重威脅着當地居民的健康。

這些刺眼的數據和圖片都在提醒人們,垃圾分類刻不容緩。綜合來看,實現垃圾分類能迅速帶來兩大好處:

直接好處:保護環境

目前垃圾後端處理主要靠焚燒和填埋,但焚燒會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氣,填埋又侵佔耕地資源,破壞土壤肥力。加上一些有害垃圾沒被分類出來,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等就會進入大氣、土壤,甚至是水源,威脅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和生存。

只有形成“分類-回收-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在符合環境承載力的同時,保證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垃圾分類是防止“垃圾圍城”最有效的辦法。

間接好處: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數據顯示,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變成1噸高質量的鋁塊,相當於少採20噸鋁礦;回收1500噸廢紙,可少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垃圾分類,本質上就4類

關於垃圾分類,本質上就4類,只是叫法上有所差異。以上海和北京這兩大城市爲例:

要想做好分類,需要先弄清楚各種生活垃圾的分類標準。

1

可回收垃圾

簡單來說就是可用來賣錢,能對接到再生企業進行再利用的可回收物。投放時應儘量保持清潔乾燥,易破損或有尖銳邊角的物品應包裹後投放,這類物質簡單記爲:玻、金、塑、紙、衣,即玻璃、金屬、塑料、紙箱、衣物。

2

有害垃圾

這類垃圾並非每天都會產生,但因其含有重金屬或有毒有機物,對環境和人體有害,法律上定義爲“危險廢物”。生活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在此次垃圾分類中被稱爲“有害垃圾”。

投放時要輕放,易破損的及廢棄藥品應連帶包裝或包裹後投放。該類垃圾一般包括廢棄藥品、廢油漆桶、廢電池、節能燈等,簡單記爲:藥、漆、電、燈。

3

廚餘垃圾(溼垃圾)

廚餘垃圾,指的是易腐的生活廢棄物,例如果蔬、剩飯剩菜、水果皮等,投放前應瀝乾水分。像魚骨頭和魚肉、小龍蝦殼和肉沒必要分開,直接放到廚餘垃圾即可,其在後期處理中可用於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厭氧產沼氣。

4

其他垃圾(幹垃圾)

除可回收、有害及廚餘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如紙巾等,都應屬於其他垃圾(幹垃圾)。其他垃圾主要用於焚燒,因爲焚燒對垃圾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其有一定熱值就可以。

其中,一些垃圾可能需要分類投放,以喝剩的珍珠奶茶爲例:先把奶茶液體倒入下水道,珍珠部分放入“廚餘垃圾”,塑料杯、外包裝紙盒、吸管洗乾淨、擦乾後投入“可回收垃圾”,外包裝塑料袋投放至“其他垃圾”。

不同垃圾怎麼扔,具體可參照下圖:

居家垃圾,備好“兩桶一袋”

目前,北京市已出臺《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

“兩桶”指的是廚餘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則用來收集可回收物,如報紙、塑料瓶、易拉罐等。由於一般家庭產生的有害垃圾(廢舊電池等)比較少,且小區幾乎都有專門的地點收集此類垃圾,建議居民不要在家中囤積,有了就及時扔掉。

垃圾桶放置地點有以下建議:

廚房設置廚餘垃圾桶,專門收集剩飯剩菜、果皮蛋殼等,並且一天一扔,能有效避免垃圾發臭、產生衛生隱患;

客廳設置其他垃圾桶,可幾天一扔;

可回收垃圾袋可以放在陽臺上,一般這類垃圾比較乾淨,不會污染家中環境,定期清理即可。

需提醒的是,廚餘垃圾中的剩湯水、沒喝完的飲料等,要先倒入下水道,再分類扔進不同垃圾桶。先瀝乾水分是爲了不產生異味,形成二次污染,並且能有效減少廚餘垃圾的產生體量。

處理被污染的快遞紙箱時,建議根據紙箱的體積和污染面積來判斷:大紙箱、污染面積較小的,歸入可回收垃圾,反之歸入其他垃圾即可。

14個方法給垃圾“減量”

很多人覺得垃圾分類是件麻煩事,其實這可能和家裏垃圾太多有關,所以不妨嘗試從源頭上給垃圾“減量”。

點外賣拒絕多餘餐具等

在家裏點外賣時,儘量備註拒絕塑料餐具、吸管、餐巾紙、手提袋以及小包裝的調味品等,提醒外賣餐館不要放這些物品。

餐館用餐時嘗試點炸薯條時不取用塑料勺,拿餐巾紙時只取一兩張。儘量對塑料吸管說不。

外出帶上必備餐具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需砍伐2000萬棵樹製造一次性筷子,還有木製牙籤,大多數用過一次後即被丟棄。

上班、外出喫飯或外出旅行,應自帶反覆使用消過毒的金屬筷子,還有其他餐具、布質餐巾、水杯等。

喫冰激凌選蛋卷的

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可以避免塑料或泡沫塑料容器的大量使用,而它們只會在十幾分鍾後被扔進垃圾桶,十分浪費。

不要拿促銷宣傳品

音樂會、展覽會、超市或節慶活動上的宣傳冊、宣傳品、小物件,看起來很誘人,但如果不需要就沒必要拿。這些東西被拿回家後很可能直接丟到角落,最終扔進垃圾桶。

購物時不用塑料袋

去超市購物時,記得帶上可反覆使用的環保購物袋,結賬時可以大聲告訴收銀員不需要塑料袋,這樣後邊的顧客也可能受到積極影響。

不用一次性剃鬚刀

刮鬍子的男士不要使用一次性剃鬚刀,應選擇可反覆使用的金屬剃鬚刀或電動剃鬚刀。

買不用塑料袋包裝的新鮮麪包

可以在就近的麪包店購買新鮮麪包,用反覆使用的袋子裝回家,不要購買塑料包裝的麪包。同理,無包裝食品的範圍還可以擴大到奶酪、蔬菜、蜂蜜、蛋類等。

不買單獨小份包裝的商品

如果偶爾需要購買包裝商品,記得要買包裝最少的較大份商品,不要購買每份食物單份包裝的商品,比如口香糖或谷麥棒。相比小份商品,一大盒、一大袋或一大瓶商品所產生的廢棄物要少許多,且價格更實惠。

有些物品可以批量購買

在批發超市、農副產品市場、雜貨店,消費者自帶容器、袋子,批量一次性購買,包括水果、橄欖油和洗衣皁等,減少包裝。

選擇非塑料包裝存儲食物

不使用塑料袋、保鮮膜等保存食物,因爲劣質商品可能導致毒素滲入食物。應該用對環境有利的容器來存儲食物,包括玻璃器皿、可反覆使用的硅膠袋、不鏽鋼餐盒等等。

慢慢放棄家居紙製用品

在垃圾填埋場,廢棄紙製品佔到垃圾總量1/4,它們腐爛變質會產生大量甲烷氣體。因此,要儘量減少紙製品的使用,比如用布制手絹、毛巾來替代,採用數字化方式存儲文件,通過電子設備讀書,或者去圖書館借閱。

選用沖洗式馬桶

如果有條件的話,如廁完全可做到無紙化,如加裝馬桶圈或坐浴盆,使用清水沖洗,從而減少手紙的消耗。如果無法接受這種方式,也可以選擇購買100%可循環的品牌,還可以選用由竹子或甘蔗製成的衛生紙。

變丟棄爲捐贈

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不要一丟了之,比如破收音機或舊手機,可以放在二手平臺,或捐給二手物品店或非營利組織,再轉贈給世界各地需要這些物品的人。

節假日減少廢棄物產生

在春節、聖誕節,還有雙11等網購盛宴期間,廢棄物會激增,大多以購物袋、商品包裝和剩菜剩飯等形式呈現,應引起格外重視。可以發送電子賀卡,或贈送不產生廢棄物的禮物,比如請朋友看電影、欣賞音樂會。實體禮品可用絲巾、布或報紙包裝。▲

小調查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生命時報公衆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爲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