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併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

作者:時差大叔

來源:

心理0時差(PsyTime)

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問道:

“我覺得自己有個毛病,一碰到長輩就不會說話,最怕敬酒、拜年、說吉祥話…… 這些時候我就發怵。每次爸媽讓我給爺爺打電話,我半天也憋不出話來。

因此,我從小就被罵嘴笨,爸媽和親戚都說我內向、孤僻。

可是我在朋友中間還好啊,同齡人都覺得我也挺能聊的。我究竟是內向嗎?”

直到長大後交了一些朋友,學了心理學,才發現我們對性格其實有誤解。

本文就跟大家來談談兩件事:

1.爲什麼有些人在長輩面前就成 “啞巴”?是因爲內向嗎?

2.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既有內向、也有外向嗎?

長輩面前的兩類孩子

每當逢年過節,我們可能會看到這兩類孩子:

一類孩子在長輩面前非常喫得開:

他們總能被挑出來 “表演節目” ,不僅歌唱得好、吉祥話說得溜,還會主動給爺爺奶奶遞水果、給客人分糖……

他們在馬路上見到叔叔阿姨,隔得老遠就會開始打招呼拜年,嘴巴特甜,人見人愛。

第二類孩子則完全相反:

他們一見到來客人就會躲在房間裏,從來不願當衆人面表演節目,拜年的話教多少回也說不出口,長輩給好喫的就躲在角落裏喫……

親戚說 “這孩子真內向”,於是叫來活潑的孩子帶着他們玩。

很顯然,通常都是第一類孩子受歡迎,他們從小被投於很多肯定的目光,總能讓家長感到很有面子。也因此,他們越來越自信和開朗,越來越懂得如何跟人打交道。

但是第二類孩子卻常常被認爲性格有缺陷,甚至被指責自私、孤僻、不合羣。

家長們會想盡各種辦法,想讓第二類孩子向第一類孩子學習,試圖教他們嘴巴甜一些、開朗一些、懂得分享一些…… 但好像就是行不通。

究竟爲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在7歲之前就能習得一種 “討好” 的溝通技能,例如會通過說甜甜的話來獲得表揚、會賣萌來爭取某件玩具…… 它們其實只是孩子滿足自我需要的一種手段。

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使用這些技巧,有一些孩子他們會用更直接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不肯勉強自己。

這也就是第二類孩子的表現,對他們來說,吉祥話只是一種大人期待的表達,而不是他們內心所想的,因此不願意說。

心理學家認爲,第二類孩子不見得比第一類孩子自私,他們只是選了另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們也並不是溝通障礙,只是不喜歡以某種形式表達。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從小不會說話,長大後會不會交不到朋友?

但實際上,我們常常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在長輩面前不願開口的孩子,長大後卻成了同齡人中的交際高手。

他們不僅朋友多,而且總能成爲衆人的傾訴對象、化身暖心小太陽。

他們在長輩面前說不出吉祥話,卻能在朋友和愛人面前表達很豐富的情感,讓人感動不已。

確實,研究發現第二類孩子往往更能敏感別人的情緒和需要,更體貼人內心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有一天,這個不願意開口的孩子突然成了同齡人中的寵兒,家長們也就不必驚訝了。

“我真的是內向嗎?”

作爲第二類孩子,長大後我們在長輩面前往往還是很怯懦,說不出場面話來。

此時,很多人會問我:“我在親戚面前很內向,可是在朋友面前很外向啊,這是怎麼回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什麼是內向和外向?

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認爲,內向與外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充電方式” 不同。

外向的人就像太陽能電板,需要室外的陽光來充電,所以他們會進行大量的社交、接觸高強度刺激,喚醒身體的能量;

而內向的人就像熱水壺,需要室內的電流來充電,所以他們獲得能量的做法是在安靜的環境裏,好好休息一下。

實際上,這是因爲他們的大腦皮層喚醒水平(cortical arousal level)不同。

一般來說,外界的刺激越強烈,大腦皮層就會越活躍,喚醒水平就越高,比如 K 歌時的興奮、路遇一隻惡犬時的害怕,這種高度喚醒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壓力;

而刺激越弱,則喚醒水平就越低,比如一個人無所事事,這種低度喚醒則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無聊。

重要的是,內向的人對刺激比較敏感,喚醒程度一般較高,而外向的人對刺激比較 “遲鈍”,喚醒程度則比較低。

面對同樣強度的刺激,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感受大不相同。因此,一個不會說吉祥話的你,可能僅僅是在某些場合表現出了 “安靜” 的一面,至於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得看你一個人的時候是怎麼充電的。

如果你離開了這些場合,也需要高刺激來讓自己休息,那麼你也可能是個外向的人。

性格可以是外向,也是內向的嗎?

雖然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內外向的劃分,但他同時也主張:

沒有人是完全的內向或完全的外向。

可能你在某些場合是靦腆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熟悉的場合,你也能憑實力嗨翻全場。

就像我,雖然從小嘴巴不甜,在長輩面前很安靜,但是一旦跟朋友聊起電影、書籍這類話題,就會變得異常能說,一度被認爲是 “話癆”……

那如果內向與外向這兩種性格,在我們身上的程度不相上下,沒有主次之分,又會是怎樣的狀態呢?

這就是心理學家提出的中向性格(ambivert)。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心理學家 Adam Grant 估計,世界上大約有 1/2 - 2/3 的人都屬於這種中向性格。但也有學者認爲,這樣的人大概有 38%。

因爲抽樣調查的方法不同,最後得出的比例也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向性格”在人羣中,絕對不是少數 —— 也許你也是其中一員。

現任教於劍橋大學的著名人格心理學家 Rrian Little 認爲:

中向性格的人既可以獨自一人靜下心來享受當下,又可以與朋友一起舉杯狂歡。

他們有更大的自由,來切換自己的性格。這樣的自由,給他們帶來了很大優勢。

通常我們都認爲,外向的人善於交際,他們在銷售方面的業績肯定是最好的,但 Adam Grant 教授的這個研究或許更新了我們的認識:

他在一項針對銷售員性格與業績的調查中,發現:相比於外向主導或內向主導的人,中向性格的人業績最好。

爲什麼會這樣呢?Adam Grant 教授認爲:中向性格的人很靈活。

在面對顧客時,一方面,他們可以做個內向的人,仔細傾聽顧客的要求、興趣,不容易過於激動;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做個外向的人,表現出足夠的自信和熱情,說服顧客購買商品。

就這樣,兩種性格來回切換、雙管齊下,中向性格的人最後所取得的業績最好。

剛剛還在爲 “時而內向、時而外向” 犯愁的你,看到這裏,是不是突然感覺人生瞬間明亮了呢?

不過,你可能也會有新的擔憂:

“如果我過於內向或外向,又該如何改變?”

討厭自己的性格,怎麼辦?

說到這,我們當中一些認定自己是內向或外向的人,可能因此討厭自己的性格,想改變它。

此時想提醒你:雖然內向或外向的分類可以幫你認識自己,但它也在限制你。

一項研究發現:

一個人,如果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那麼 Ta 就會很難察覺或記得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些很外向的行爲,進而會更加認同自己是個內向的人,會主動避免一些社交場合,或者認爲自己根本無法做一些外向的人能做的事情。

例如,從小被爸媽認定爲內向的我們,會自然而然不敢在課堂上舉手、不敢報名表演節目、不敢主動交朋友……

這種標籤,往往掩蓋了真實的自己,也容易讓我們否定自己。

只有撕破這層標籤,我們纔可能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十分出色的另一面。

正如在前文介紹的那樣,我們的性格不是絕對的,即使很內向的人,也有外向的一面,只不過可能不是非常明顯而已。

Rrian Little 教授認爲:

我們都存在自由個性(free trait),即除了我們的固有性格,在面對一些特殊場景,我們可以突破限制,主動展現出其它潛在的性格。

“自由個性” 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而是常常和具體的目標掛鉤。

當我們不喜歡自己的性格時,不需要千方百計地想着去改變它,而是可以試着接納它,認識到性格並不絕對,自己也有潛在的另外一面。

然後,在面對一些具體的、特別有意義的目標時,例如就職演講,便從固有的內向切換到外向,就可以了。

不過要切記,轉換久了,身體也會感到疲勞。

例如,內向的人需要一些時間來 “充電”,恢復自己的精力,如果一直轉換到外向的性格,那麼便會出現 “內向者宿醉(Introvert Hangover)” 的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身體承受不了這樣的高強度刺激,就像喝醉了一樣,昏昏沉沉的,很難受。

因此,或許可以把這種轉換的機會留給那些對自己來說特別有意義、特別重要的目標。

我們的性格並不 “簡單”,相反,它精彩紛呈。安靜的你,也會有滔滔不絕的時候;嘴巴不甜的你,也會有甜言蜜語的一刻。

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某一個標籤束縛了你的自由。

接納真實的自己,突破固有的性格,世界和我愛着你。

參考資料:

[1] Bryan, J. H., & Sonnefeld, L. J. (1981). Children's social desirability ratings of ingratiation tactic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4(3), 287-293.

[2] Atkins, P. W., & Styles, R. G. (2016). Measuring self and rules in what people say: exploring whether self-discrimination predicts long-term wellbeing.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5(2), 71-79.

[3] Eysenck, H. J. (1991).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The biosoci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4] Grant, A. M. (2013). Rethinking the extraverted sales ideal: The ambivert advanta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6), 1024-1030.

[5] Jung, C. (2016). Psychological types. Routledge.

[6] Little, B. R. (1996). Free traits, personal projects and idio-tapes: Three tiers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Inquiry, 7(4), 340-344.

注:本文對 “人格” 與 “性格” 兩個詞彙不做區分,均用來指我們身上獨特且穩定的特質,會影響日常的思維方式與行爲表現。

作者:時差大叔

來源:心理0時差(PsyTime),壹心理旗下公衆號「心理0時差」(ID:PsyTime),一個反雞湯的實用心理學公衆號。我們把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捂熱了,在這裏給你溫暖和力量。| 本文有刪減

責編:張初 | 校對:尤立(實習生)

來源:新華號 半月談新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