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萬曆三大徵中,對明朝損耗最大的無疑是楊應龍的播州軍叛亂。在萬曆三大徵中,對整個大明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楊應龍的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了。

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塵。

如果熟悉明史的人都應該知道發生在明神宗萬曆年間的“萬曆三大徵”,它也成爲整個明朝發生轉折的開始:

一、寧夏哱拜叛亂。

公元1592年,哱拜與他的兒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人發動叛亂。四月,朝廷以李如松爲寧夏總兵,同時派遣麻貴馳援平叛軍隊。同時,在總督葉夢熊的統帥下,叛軍被重重包圍在寧夏城中,並決水灌城。最終,哱拜自殺,其餘人悉數被擒,這場爲期數月的叛亂以明朝的勝利而終結。

二、播州之亂。

公元1596年,與大明關係惡化的播州土司楊應龍發動叛亂,萬曆皇帝以李化龍爲統帥,總督四川、湖廣、貴州三省軍務,圍剿楊應龍。與此同時,楊應龍大規模進攻四川企圖打開戰略上的不利局面,獲取戰爭主動權。李化龍看穿了楊應龍的企圖,於是佔領湖廣和貴州的要道,企圖切斷楊應龍和苗人的聯繫。

同時,明朝四路大軍勢如破竹,尤其是劉綎部最爲驍勇善戰。不久,明軍攻破婁山關,楊應龍退守海龍屯。最終海龍屯被攻破,楊應龍自殺,這場播州之亂得以平息。

三、朝鮮之役。

公元1592年,日本在豐臣秀吉的精心策劃下,以小西行長爲統帥,傾全國之力侵略朝鮮。萬曆皇帝以李如松爲統帥,在平壤戰役中大敗日軍,接着又連續數次擊敗日軍。最終,在雙方議和下進入短暫的休戰期。

公元1596年,日軍以李宗成事件爲由再次進攻朝鮮,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得李舜臣下獄,日軍勢如破竹。而明朝方面以麻貴爲總兵,抗擊日軍,並在稷山、蔚山取得大捷。最終在鳴梁海戰重創了日軍,與此同時豐臣秀吉去世,日軍士氣受挫。最終,朝鮮之戰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萬曆三大徵:

首先,不管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經受過萬曆三大徵這樣的重大戰役。這也說明了以徐階、張居正爲主的明朝內閣制度的成功,同時也是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的成功。在萬曆三大徵中,對整個大明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楊應龍的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了。

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場改革世界格局的戰爭,尤其是朝鮮之役。明朝以傷亡3-6萬人,日軍以傷亡10萬人的代價取得勝利,所以在整個歷史進程中,萬曆三大徵有其非常深遠的意義。

其次,這三場戰役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大明朝在短短數年間,連續獲得三場大規模戰役的勝利。這不但在整個歷史進程中增添了華麗的一筆,更是展現了大明朝的軍事實力。

萬曆三大徵也向世人說明了從土木堡之變到遊刃有餘的進行萬曆三大徵,這不正是大明朝國力的提升嗎?這不正向世人展現了大明朝的盛世讚歌,以及明軍讓世界顫抖的戰力嗎?

最後,萬曆三大徵雖然有着重大的影響和意義,但它也對明朝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在萬曆三大徵中,對明朝損耗最大的無疑是楊應龍的播州軍叛亂。涉及範圍之廣,規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

俗話說得好: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萬曆三大徵可以說是掏光了大明朝的財政和戰力,也開始加速了明朝走向衰落的步伐。尤其在三次戰役中所消耗的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對於明軍戰力的消耗,都是短時間難以彌補的。

我們縱觀萬曆三大徵,雖然它有着深遠的影響,但是它產生的危害卻是難以彌補的。大量的財力用於平叛,而爲了彌補財力的不足而大肆徵繳又引來了農民起義。同時,軍力的消耗讓努爾哈赤等開始蠢蠢欲動,這直接加劇了明朝衰落的節奏。

其實我們反觀這三場戰役,除了朝鮮之役無法避免,其它的戰役不是由於政務處理失誤就是由於用人不當引起的。這其實也反映了,張居正去世後,萬曆作爲一個皇帝的失敗。

用文化點亮,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塵,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