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邕之死传遍天下,董卓的老部下们惊恐万分,尤其是做为嫡系的西凉军,更觉得王允必然不会放过自己。有人劝王允:“西凉军素来害怕关东军,如果您让关东军去解散西凉军,有可能引起西凉军哗变,不如派皇甫义真(皇甫嵩)为将军,担任凉州兵的统帅,就地驻守、安抚军心。

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王允其实并没有拒绝西凉军归降,但他在处置西凉军一事上气量狭小、目光短浅、过于自负,暴露了他在军事政治上的缺陷,导致了他最终的灭亡以及汉朝的进一步混乱。

1、我们可以来看一下铲除董卓后王允是什么样的表现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意思是歼灭董卓后,王允觉得再也没有对手了,非常自傲。群臣集会时正襟危坐、面容严肃,御下甚严,群臣对他不再像以前那么信服。

而且他还办了件只有奸臣才办得出的事儿。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世文学家、史学家,曾被董卓强召为祭酒,听到董卓的死讯后叹息了一声,王允就以为他同情董卓,怒而将其下狱。

蔡邕怎么解释都没用,只好说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求保全性命。众臣也纷纷为他求情,但王允就是不许,蔡邕冤死狱中。

此事发生后,文人们看他的目光简直和当初看董卓一样了,董卓再残暴,至少也没杀过像蔡邕这样的名士。

2、以杀蔡邕一事,吓得西凉军起兵造反

蔡邕之死传遍天下,董卓的老部下们惊恐万分,尤其是做为嫡系的西凉军,更觉得王允必然不会放过自己。

(王允的影视剧形象)

其实刚灭董卓时,王允是想要赦免董卓部下的,吕布也一再为原来的老同事们求情,但没多久他突然变卦了,说如果不处罚那些人反而让他们心里不安,于是基本都处罚了。

对于西凉军,王允的处置方式真的有很大的问题。按照常理,首恶已除,接下来就该好言安抚西凉军,趁机收服军心,收归己用。这么大的军事力量,不用白不用。

就算担心里面有董卓的死忠,也该先稳住,慢慢的再换将领。

但王允的想法很奇葩,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解散西凉军。

《后汉书》这么记载: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

而且他准备派去解散西凉军的竟然是袁绍的关东军,之后还想用关东军控制西凉一地。但西凉军和关东军向来是敌对关系,袁绍就是个反董的。

有人劝王允:“西凉军素来害怕关东军,如果您让关东军去解散西凉军,有可能引起西凉军哗变,不如派皇甫义真(皇甫嵩)为将军,担任凉州兵的统帅,就地驻守、安抚军心。”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但王允不同意,说关东军是义兵,不能让他们继续屯驻在险恶之地,那样会寒了他们的心。说白了就是要把西凉这块地方划给袁绍。

从中也可以看出王允的天真之处,此时的天下,哪还有义兵?谁不是为了自己?

3、还没等关东军去西凉,西凉军就反了

带头造反的是李傕和郭汜,他们的想法很实际。王允是不会放过西凉军了,不反也是死,反了说不定还能活,那为什么不反?

于是听从谋士贾诩“奉国家以正天下”之策,立刻起兵攻向长安,刚开始只有几千人,边走边收拢董卓旧部,人数越来越多。

王允得报,立刻派出大将去亲丰迎战。派的是谁?董卓的旧部胡轸、徐荣,结果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

就这么一路打一路收,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

那么长安守军有多少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应该不会太多,因为十余万人就能把长安围得水泄不通,这说明城中守军不足西凉军半数,可能不到五万。

(电视剧中的王允和貂蝉)

【结语】

我认为王允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设计杀了许多人都想杀而杀不了的董卓,但他忘记了,计谋是他设下的,真正的出手的人却是吕布。

吕布真是中了美人计吗?未必,他和董卓迟早要分道扬镳。王允只是利用了这一点,却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实力,后来对吕布也是防备居多,并不能善用吕布。

这才有了最后的结局:长安被攻破,吕布败逃,王允身死,汉献帝再次被挟持。

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我们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们严肃,但不乏味;我们客观,但不迂腐。历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这儿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