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收到有家长咨询,孩子3岁了,想带他尝试新的游戏,孩子总是不愿意,问他原因,他就说“怕输。如果孩子现在已经形成怕输的个性,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前几天收到有家长咨询,孩子3岁了,想带他尝试新的游戏,孩子总是不愿意,问他原因,他就说“怕输。”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一起玩桌游,一般都得让着他,如果家长赢了,孩子就气的大哭,边哭还边破坏玩具。这令家长很头疼,一个如此怕输的孩子,以后上学了恐怕难以融入集体。

其实孩子孩子怕输的原因首先要从我们家长自己身上找,我们想想看,在平常我们是不是:

1、动不动就夸孩子,主要使用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厉害!”这类泛泛而谈的夸赞词。

2、对孩子过度保护,为了让孩子高兴,或者是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做游戏时总是让着孩子,让孩子赢,这样孩子就形成了不符合实际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就该赢,就该做好,该被表扬。

3、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有成功了才能获得爸爸妈妈的认可和肯定。

如果孩子现在已经形成怕输的个性,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不过度预期孩子的能力,也不要总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以至于不愿意面对挫折及失败;平时也不要总用比赛的方式来让孩子做事情,会强化他事事争第一的心理。

2、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并且尽量跟他的品格挂钩,比如说:''孩子你真勤劳,今天帮妈妈一起做家务了。

3、当孩子为了游戏中的输赢而哭泣或发脾气时,正是他受挫感最为强烈的时候。因此,爸爸妈妈要在这个时候接纳他的情绪,多多安抚他、陪伴他,并且等他冷静下来后,可以这样安慰:''孩子,你觉得很难受是不是,输了的感觉很不好,对不对?爸爸妈妈也输过,也会难过。但是输了其实也没什么,你看爸爸、妈妈没少胳膊没少腿,对不对?''用坦然、幽默的态度来让孩子明白,虽然输了但并没有损失什么。

4、在和孩子玩比赛游戏的时候,自己输的时候要很坦然''哈哈,你看,妈妈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我们也玩得很开心。

5、不要因为怕孩子失败就剥夺了他尝试的机会,平时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积木推倒的游戏,让他在推倒和重新搭建的过程中了解到 ''失败之后还是可以重来的,并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抗挫折能力是人一生都要学习的能力,也是人是否能够顺利能够幸福过完这一生很重要的能力,所以,从小我们就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韧性,帮助他在长大离开我们之后,还能有能力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