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邵阳法院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行涉未成年人刑事、民商案件一体化审理,打造“圆桌审判”模式,扎实开展教育、帮扶等工作,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年共审理各类涉未成年人刑事、民商事案件185件,帮扶36名未成年犯罪人刑满释放后找到工作或恢复上学,对96名未成年被告人及189名被害人及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对9个学校、社区、街道6800余名学生、家长、市民进行了法治宣传和教育,发送各种宣传手册和资料13000余份。

巡回法庭进学校。肖 嘉 摄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了,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永远的希冀和牵挂,也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近日,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来到学校、社区、街道,向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市民以案释法,为大家送上“法治礼包”,护佑小朋友们健康、快乐、安全成长。

远离争斗:大人起冲突 孩子惨遭殃

邓某是新邵县新田铺镇塘口村村民,因土地问题与邻居邓某兴产生纠纷。2019年3月28日下午,村干部邀请双方到纠纷地现场调解并当面划定两家土地界限,邓某、邓某兴均表示同意。当晚,邓某回家与妻子商量后反悔。

3月29日下午,邓某兴、孙某夫妇用切割机按划定的分界线进行切割时,遭到邓某阻拦并与孙某发生肢体冲突。孙某即到邓某家将一扇玻璃门及两条塑料凳砸坏,然后坐在邓某家。邓某兴将孙某被打一事电话告知儿子邓某阳,当日17时50分左右,邓某兴的儿子邓某阳、女儿邓某扬、孙子邓小某等人乘车来到邓某门前,与孙某见面后,邓某阳拿起塑料凳子砸向邓某,邓某随即拿起放在门口簸箕里的一把柴刀追砍邓某阳,邓某阳转身就跑,邓某转而持刀追砍6岁男童邓小某,并砍中其头部。尔后,又将前来阻拦的邓某扬左手手腕砍伤。邓小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邓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官提醒

大象打架,小草受伤。小孩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大人之间发生纠纷时,要理性对待,冷静处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更不能把怒火发泄到小孩身上,伤害无辜的孩子。家长或监护人要教育小孩远离是非之地,特别是在大人之间发生冲突时,要让小孩尽量远离,以免发生踩踏、伤害等事件,危及小孩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未成年人不要围观、更不能参与大人之间的冲突,而是要及时远离“风暴”中心,以免受到伤害。

远离诱惑:“爷爷”小利引诱 多名幼女被侵

李某平70多岁,丧偶多年,随子女居住,为生计方便,在其儿子位于该社区安置地自建房的一楼门面开设了一家小超市。

在2013年夏初至2018年9月期间,李某平以给未成年被害人零食和金钱的引诱方式,在小超市内先后多次对幼女姚某、王某、曾某、黄某实施猥亵、奸淫。

姚某等人被性侵懵懂而不自知,没有告诉父母和老师,更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面对如此轻易到手又似乎很安全的“猎物”,李某平更加肆无忌惮,一次次把罪恶的黑手伸向幼童。

2018年9月4日,李某平在小超市内欲再次奸淫姚某时,被群众发现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干警随后在小超市将李某平抓获。

案发后,李某平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李某平奸淫幼女,应从重处罚。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李某平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法官提醒

未成年人心智不全,性知识相对缺乏,容易遭受犯罪分子的性侵害。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适时对孩子开展性教育,普及相关生理卫生知识,了解什么是性侵行为及遇到性侵时该如何求助及避免。学校应开设生理健康课程,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成年人要学会拒绝“诱惑”,受到性骚扰或性侵犯时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或者报警。

远离损友:结识“好哥们” 误入黑社会

王某、夏某在新邵县某镇纠集社会青年韩某华、毛某、毛某行等人,多次在公共场所聚众斗殴,逞勇斗狠、称霸一方,由恶势力团伙发展为恶势力犯罪集团。

2017年上半年,以王某、夏某为首的团伙成员纷纷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快手”频繁上传该组织打架、扮演“古惑仔”,以及吃、喝、玩、乐场景的视频,引诱被告人赖某等未成年人加入该组织。

赖某通过“快手”网罗了被告人李某、陈某等未成年人,并在新邵5所学校发展成员数十名,按照江湖规矩称兄道弟,实施组织和管理。

在此期间,该组织实施了大量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其中赖某聚众斗殴4次,均为首要分子;寻衅滋事3次,其中1次为主犯,2次为从犯;为主实施非法持有枪支1次。其他十余名未成年人亦不同程度参与实施了黑社会团伙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法院以赖某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赖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其他十余名未成年犯罪人分别被判处三年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

■法官提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交友不慎,就容易被带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父母和老师要与未成年人交朋友,做他们的贴心人,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分辨是非、善恶,鼓励他们多交良师益友,远离“哥们”损友。未成年人要择友而交,不能滥交朋友,更不能与三观不正的人或不法分子做朋友,否则会贻误终生、后悔莫及。

远离毒品:家人染毒瘾 孩子也遭殃

潘某因患有慢性疾病,听人传言毒品能治病,遂吸食毒品并上瘾。为以贩养吸,潘某开始在家中贩卖海洛因。受潘某的影响,潘某的公公余某、丈夫李某、儿子李某某(未成年人)均染上了毒瘾,并从事毒品贩卖活动。

在短短两个月内,余某贩毒3次,李某、李某某各贩毒2次。每次均贩卖1小包海洛因。在一次贩毒活动过程中,潘某、李某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并在其家中搜出毒品海洛因50余克。事发后,李某某主动投案。

考虑到李某某是未成年人,且有投案自首情节,依法对李某某予以从轻处罚,判处李某某拘役三个月,其他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法官提醒

吸毒上瘾,贩毒害人。青少年好奇,对毒品免疫力较差。父母吸毒贩毒,小孩模仿尝试。这样就会害人害己,祸及子孙,殃及家庭,危害社会。拒绝毒品,要从每一位家长、长辈做起,为未成年人树立好的榜样和典范,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远离危险:水坑边玩耍 兄弟皆溺亡

陈某玉等人为修建自家房屋,在新建房屋边挖了一个蓄水坑,建房过程中作取水之用,待房屋建成后作化粪池之用。水坑边没有设置明显标志,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2019年4月18日,被害人常某甲13岁、常某乙9岁随家人到亲戚家(陈某玉家附近)串门。在此期间,常某甲、常某乙脱离家人的视线,到陈某玉家水坑边玩耍,不幸掉入水坑溺亡。事后,常某甲、常某乙的父母常某海、冯某将陈某玉等人诉至法院,请求陈某玉等人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玉等人在村道旁挖蓄水坑,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明显标志,未尽其应有的注意义务和管理义务,应对常某甲、常某乙死亡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常某甲、常某乙家人应当对常某甲、常某乙履行监护职责,事故发生时未尽到监护责任,亦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法官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危险无处不在。未成年人危险辨识能力弱,自我救助能力不强。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警惕危险的发生,切实履行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未成年人要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做危险的事情,自觉远离危险。一旦遇到危险,不要惊慌失措,一方面要设法自救,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周围的人求助。

■司法观察

惩治 预防 保护

如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湖南邵阳法院以少年审判庭为依托,以“特殊功能法庭”为平台,积极拓展司法审判惩治、预防、保护功能,打造少年审判新样态,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2019年,邵阳法院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行涉未成年人刑事、民商案件一体化审理,打造“圆桌审判”模式,扎实开展教育、帮扶等工作,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全年共审理各类涉未成年人刑事、民商事案件185件,帮扶36名未成年犯罪人刑满释放后找到工作或恢复上学,对96名未成年被告人及189名被害人及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对9个学校、社区、街道6800余名学生、家长、市民进行了法治宣传和教育,发送各种宣传手册和资料13000余份。

2012年,邵阳中院成立少年法庭,并选拔数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法官充实到专业法庭,少年审判工作发展进入快车道。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相继出台了《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若干意见》《少年审判工作庭审释法明理十条》《庭后跟踪帮教实施办法》《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探索推行涉未成年人民商事、刑事案件一体化审理制度,设置“特殊功能法庭”,开创“圆桌审判”新模式,少年审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9年,该院启用“圆桌审判”模式审理涉未成年人各类案件68件,达成民商事和解39件、刑事附带民事和解18件,对5名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

此外,实施“帮扶工程”,打造“一条龙”诉讼服务机制,全方位帮扶重点群体。紧盯重点人群,依托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这个主阵地,扎实开展庭前社会调查、庭中法制教育、庭后“回访帮教”等工作,积极构建调查、审判、教育、回访、帮教“一条龙”诉讼服务机制,把未成年人保护理念贯穿到少年审判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全程跟踪帮教,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未成年刑释解教人员开展“1助1”或“多助1”帮扶,切实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立自强,重新融入社会;对未成年受害人及其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帮助他们重新恢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019年,邵阳两级法院开展社会调查、法制宣传、回访帮教、心理辅导等310余人次,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余元。

积极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扎实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行动,引导青少年不买、不看、不传有害身心健康的“口袋书”,不传、不唱“粗口歌”,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全面实施“青少年网络文明”专项行动,助推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和电子经营场所的整治,倡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努力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明网络环境;认真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向青少年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开展“青少年维权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加大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以及采取引诱暴力等手段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青少年远离犯罪和侵害。

2019年以来,邵阳两级法院助推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11次,参与清理网吧68个,提出司法建议12条,30余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被严惩。

健全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社区矫正、教育、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出台措施和规定,构建良性互动机制。

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涉未成年人审判重要信息和典型案例;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巡回审判,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把法律送到青少年、家长、老师和群众身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与法官开展交流互动,增进社会公众对少年审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汇集凝聚起做好少年审判工作的澎湃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