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18日,解放军二野第13军38师从云南个旧出发,朝着红河迂回前进,奉命堵截向南溃逃的敌军。

  113团5连3排在排长郭春生带领下,冲在最前面。当他们到达尼得村附近时,发现有2000多名敌人正准备由阿邦渡口南逃。

  这时候38师的主力还没跟上来,在突然遇到大批敌人的情况下,1个排的兵力实在微不足道。但郭春生想起出发前师长反复叮嘱的一句话:“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南逃”,当即决定抢占前方的尼得克勒山,扼守住敌人南逃的通道。

  3排指战员在郭春生带领一路疾奔,他们登上山梁喘息方定,就看到一伙敌兵正猫着腰往山上爬,数了数有70来个。

  郭春生马上命令手下的三个班分成三路,抢占有利地形,利用草木和大雾掩护好,准备居高临下地伏击敌人。

  敌人做梦也没想到山上埋伏着解放军,当他们气喘吁吁爬上来时,全部落入郭春生布好的“口袋阵”,只得缴械投降了。

  经过审问,郭春生得知山下的2000多名敌人是第8军军长李弥手下的第237师,摸上山来的这70多名敌兵则是该师709团的尖兵连。

  郭春生当即抽出一个小组,抄小路押送俘虏到后面跟上来的团部,汇报敌情并请示作战部署。

  山下的敌人见派出的尖兵连半天没有回音,又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到山上探路,毕竟他们必须走这条路才能往南逃。

  这次敌军指挥官学乖了,将全营排成一字散兵队形摸索前进。

  郭春生决定牢牢卡住山口,命令集中轻机枪和冲锋枪,向敌人猛烈开火。

  敌人被这迎头痛击打得纷纷溃退,但没过多久,他们就把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山炮调过来,对准山上猛轰。随后,敌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到了3排阵地上。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郭春生一跃而起,带领11班把攻上来的敌人拦腰截断,一顿强势反击,把后面的敌人重新打退。

  冲在前头的40多个敌兵在3排夹攻之下乱了阵脚,除5人被击毙外,其余的全部投降了。

  过了一会儿,山下的敌人组织起第二次进攻。这次他们出动了2个营,在敌团长的督战下,向3排阵地发起疯狂的冲击。

  郭春生指挥全排战士充分利用山上的地形地物,用手榴弹、冲锋枪和机枪和步枪再次将敌人击溃。

  经过这两场激战,10多战士英勇牺牲在阵地上:最大的难题是弹药快打光了,全排只剩下1挺轻机枪能打,冲锋枪只剩3发子弹,手榴弹和步枪子弹也所剩无几。

  绝境之下怎么办?郭春生决定成立敢死队。他从2个班里各抽了3名战士,分别是崔幻开、余少自、袁冰、欧义、罗昆、田心光,由他亲自指挥阻击敌人。

  没过多久,敌师长李彬甫亲自上阵,指挥全师向山上的解放军发起最后一攻。

  也就是说,这一次郭春生这个排要面对敌人一个师的猛攻!

  敌人这次攻击果然变本加厉,看样了他们要拼个鱼死网破,几乎把所有重武器都使出来了。在迫击炮、山炮的轮番轰击下,整个3排阵地上硝烟弥漫、尘土蔽日……

  郭春生带领敢死队守在阵地最靠前的位置。当敌人炮击过后让步兵向山上猛冲时,敢死队员们把最后的几颗手榴弹扔出去,炸翻了一片敌人。

  七位勇士打光了子弹之后,就勇敢地冲向敌群,与他们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战士田心光勇猛绝伦,用刺刀连续干掉了7名敌人,最终也被敌人刺中后背心,就此英勇牺牲。

  郭春生刺倒一名敌兵后,从一名敌机枪手那里夺过他的机枪,随即掉转枪口,一口气扫翻了六七名敌兵和一名敌指挥官。

  战士欧义眼疾手快,从打死的敌兵身上翻出9梭机枪子弹。郭春生大喜,抢占了一个有利位置,在后方战友的火力支持下,对准敌人一通猛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

  就在3排只剩下最后几名战士、阵地即将落入敌人手中时,增援的部队赶到了,他们是二野38师和四野第114师主力部队。

  这场瓮中捉鳖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共毙敌300多名、俘敌2000多名,敌237师就此覆灭。

  当增援部队得知,由郭春生率领的一个排坚守阵地12小时,牢牢堵住并打垮了敌人一个师的无数次进攻时,无不啧啧称赞。这场战斗已成为解放军军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战例。

  战斗结束后,13军军部授予3排“能攻能守、坚如钢铁郭春生英雄排”的集体荣誉,并给郭春生个人荣记特等功,授予“智勇双全钢铁排长、青年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郭春生后来升任第13军38师师长,1979年指挥该师在中越边境取得著名的坝洒歼灭战大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