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18日,解放軍二野第13軍38師從雲南箇舊出發,朝着紅河迂迴前進,奉命堵截向南潰逃的敵軍。

  113團5連3排在排長郭春生帶領下,衝在最前面。當他們到達尼得村附近時,發現有2000多名敵人正準備由阿邦渡口南逃。

  這時候38師的主力還沒跟上來,在突然遇到大批敵人的情況下,1個排的兵力實在微不足道。但郭春生想起出發前師長反覆叮囑的一句話:“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南逃”,當即決定搶佔前方的尼得克勒山,扼守住敵人南逃的通道。

  3排指戰員在郭春生帶領一路疾奔,他們登上山樑喘息方定,就看到一夥敵兵正貓着腰往山上爬,數了數有70來個。

  郭春生馬上命令手下的三個班分成三路,搶佔有利地形,利用草木和大霧掩護好,準備居高臨下地伏擊敵人。

  敵人做夢也沒想到山上埋伏着解放軍,當他們氣喘吁吁爬上來時,全部落入郭春生布好的“口袋陣”,只得繳械投降了。

  經過審問,郭春生得知山下的2000多名敵人是第8軍軍長李彌手下的第237師,摸上山來的這70多名敵兵則是該師709團的尖兵連。

  郭春生當即抽出一個小組,抄小路押送俘虜到後面跟上來的團部,彙報敵情並請示作戰部署。

  山下的敵人見派出的尖兵連半天沒有迴音,又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到山上探路,畢竟他們必須走這條路才能往南逃。

  這次敵軍指揮官學乖了,將全營排成一字散兵隊形摸索前進。

  郭春生決定牢牢卡住山口,命令集中輕機槍和衝鋒槍,向敵人猛烈開火。

  敵人被這迎頭痛擊打得紛紛潰退,但沒過多久,他們就把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山炮調過來,對準山上猛轟。隨後,敵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衝到了3排陣地上。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郭春生一躍而起,帶領11班把攻上來的敵人攔腰截斷,一頓強勢反擊,把後面的敵人重新打退。

  衝在前頭的40多個敵兵在3排夾攻之下亂了陣腳,除5人被擊斃外,其餘的全部投降了。

  過了一會兒,山下的敵人組織起第二次進攻。這次他們出動了2個營,在敵團長的督戰下,向3排陣地發起瘋狂的衝擊。

  郭春生指揮全排戰士充分利用山上的地形地物,用手榴彈、衝鋒槍和機槍和步槍再次將敵人擊潰。

  經過這兩場激戰,10多戰士英勇犧牲在陣地上:最大的難題是彈藥快打光了,全排只剩下1挺輕機槍能打,衝鋒槍只剩3發子彈,手榴彈和步槍子彈也所剩無幾。

  絕境之下怎麼辦?郭春生決定成立敢死隊。他從2個班裏各抽了3名戰士,分別是崔幻開、餘少自、袁冰、歐義、羅昆、田心光,由他親自指揮阻擊敵人。

  沒過多久,敵師長李彬甫親自上陣,指揮全師向山上的解放軍發起最後一攻。

  也就是說,這一次郭春生這個排要面對敵人一個師的猛攻!

  敵人這次攻擊果然變本加厲,看樣了他們要拼個魚死網破,幾乎把所有重武器都使出來了。在迫擊炮、山炮的輪番轟擊下,整個3排陣地上硝煙瀰漫、塵土蔽日……

  郭春生帶領敢死隊守在陣地最靠前的位置。當敵人炮擊過後讓步兵向山上猛衝時,敢死隊員們把最後的幾顆手榴彈扔出去,炸翻了一片敵人。

  七位勇士打光了子彈之後,就勇敢地衝向敵羣,與他們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

  戰士田心光勇猛絕倫,用刺刀連續幹掉了7名敵人,最終也被敵人刺中後背心,就此英勇犧牲。

  郭春生刺倒一名敵兵後,從一名敵機槍手那裏奪過他的機槍,隨即掉轉槍口,一口氣掃翻了六七名敵兵和一名敵指揮官。

  戰士歐義眼疾手快,從打死的敵兵身上翻出9梭機槍子彈。郭春生大喜,搶佔了一個有利位置,在後方戰友的火力支持下,對準敵人一通猛掃,打得敵人抬不起頭。

  就在3排只剩下最後幾名戰士、陣地即將落入敵人手中時,增援的部隊趕到了,他們是二野38師和四野第114師主力部隊。

  這場甕中捉鱉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共斃敵300多名、俘敵2000多名,敵237師就此覆滅。

  當增援部隊得知,由郭春生率領的一個排堅守陣地12小時,牢牢堵住並打垮了敵人一個師的無數次進攻時,無不嘖嘖稱讚。這場戰鬥已成爲解放軍軍史上一個令人驚歎的傳奇戰例。

  戰鬥結束後,13軍軍部授予3排“能攻能守、堅如鋼鐵郭春生英雄排”的集體榮譽,並給郭春生個人榮記特等功,授予“智勇雙全鋼鐵排長、青年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郭春生後來升任第13軍38師師長,1979年指揮該師在中越邊境取得著名的壩灑殲滅戰大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