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开设在朝鲜驻德大使馆内的青年旅舍终于正式关闭。随着朝鲜使馆位于柏林的这棵摇钱树倒下,持续多年的相关争议也尘埃落定。

    “尊敬的顾客,高等行政法院根据针对我们房东的制裁做出相关裁决,我们现在必须关闭柏林城市旅馆(Cityhostel Berlin)。我们不再提供预订和入住服务,因为我们被迫立刻停止营业。”打开柏林城市旅馆的网页,首现映入眼帘的就是以上这段德英双语的红底白字。

    而声明中提到的房东正是位于柏林的朝鲜大使馆。该使馆通过出租大楼赚外汇涉嫌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措施,相关指责由来已久,德国政府也曾出面施压。虽然三年前就已收到朝鲜使馆有关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但是这家旅馆并未停止运营。

    直到本周五(5月29日),柏林米特区区长斯坦芬?范?达塞尔(Stephan Von Dassel)向媒体宣布:柏林城市旅馆关闭,相关营业已经注销。“这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位绿党籍的政治家坦言:“关闭这家旅舍动用了巨大的行政资源。”

    法律依据

    根据2016年11月30日通过的联合国安理会第2321号决议第18条,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均应禁止朝鲜把它在会员国境内拥有或租赁的不动产用于不是外交或领事活动的其他任何用途”。2017年,欧盟在此基础上出台法规,特别明令禁止了朝鲜在欧盟境内的房产收益。

    因此,柏林米特区区议会于2018年勒令负责经营柏林城市旅馆的企业EGI GmbH停止营业。后者多次表示,不会放弃这座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旅馆,而且近年来为这座旅馆投入了巨资,对其设施进行升级,于是试图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反抗。今年1月,柏林行政法院驳回其控诉,要求关闭该旅馆。EGI GmbH不服判决,继续上诉到高等法院。本周四,柏林米特区区议会得到通知,高等法院驳回了旅馆经营方的最终上诉,柏林城市旅馆正式关闭。

    “摇钱树”倒下

    柏林城市旅馆因其地理和价格优势深受年轻人和背包客的喜爱,运营期间,其网站提供包括中文在内的七种语言的预订服务。据德广联的调查,这栋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建筑,每月能为朝鲜大使馆带来3.8万欧元的租金收入。面临联合国制裁的朝鲜外汇资金十分紧缺,该国不少驻外使领馆都在通过各种灰色渠道获取收入。分析人士猜测,他们赚得的外汇一般会被用作购买被禁的技术和奢侈品,以及维持大使馆本身的运营。

    朝鲜驻柏林大使馆一共有两栋大楼,早年间,朝鲜大使馆曾经有近百名外交官,如今的大使馆内只有大约10名外交人员。目前,其中一座是大使馆馆舍,还有一座则是“柏林城市旅馆”,开业于2007年,而建筑的租赁关系则始自2004年。

    一年前,德国海关总署以违反联合国制裁令为由,向旅馆经营方开出了10.7万欧元的罚单。不过,柏林地方法院驳回了这一处罚决定,理由则是“无法证实旅馆经营方直接将资金汇给了朝鲜”。经营方自称,近年来,租金一直是汇到一个冻结账户上。如今,旅馆的关闭正式切断了朝鲜的这一外汇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