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悠柔爱谈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娱乐八卦,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何平叶、大鹰谈电影行业自救
近几天,导演何平(《双旗镇刀客》《寻枪》)、叶大鹰(《红樱桃》《红色恋人》)分别发文谈到当下电影行业自救问题,认为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救制作你的看法是?
·何平称:我们是电影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的知道行业过去的膨胀是有代价的,会很惨重,而且属于自伤,内伤。
1、疫情停摆的中国电影业,最主要的不是影院何时开门,是了开门放啥呢?制作业停了这么长时间,如今也就1/5开工率,今年不开工,明年,后年影院放啥?
2、香港同行努力筹措资金开制作(补充:古天乐牵头十家电影公司及相关协会筹措3900万港元用于拍摄抗疫题材作品,约定演员无片酬出演,该部分费用将优先用于幕后等基层从业者的援助或薪酬发布),这是真救人救业。咱这地境开了不下几十个会,开会不好使,下文件,喊口号都不好使,拿出真金白银救制作,救内容生产才是正道。
3、以中影股份为代表的国有上市企业,割了韭菜的企业,这时候应当首当其冲的救制作。
4、目前近八万块银幕,上年度创造六百多亿票房,并不算成功,平均上座率约14%,证明银幕过剩。内容生产还是主要问题,内容制作跟不上观众需求。后疫情时代如能整合院线,集中优质放映,开创分线发行,也许对未来是件好事。
5、诺兰的新作《信条》7月全球院线启动后疫情时代,这是观众期待的作品,也是本年度的头部产品,中国的制片人谁敢拿出头部产品救市?
·叶大鹰称:如果我年轻的时候知道做导演还要经历这种磨难,打死我也绝不会干这个行当。
1、我的新片去年6月4日送审的,三天后就整整一年了。现在还没过审呢,各种流程,从北京局审转公安局协审,再回来局审,目前还没到总局呢。想象几千万的投资,放置一年。成本无形增加多少?创作人付出的心血?
2、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办事的风险”,而且审查官员根本和创作人不见面,叫什么“背靠背审片”,片子好或者不好最后就给你一张纸,创作人想找审片官员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谭。
3、我从影近四十年了,我敢说对电影创作人来说,现如今是世上最复杂最折磨人的过程。
两位导演说得有理,现状确实如此,疫情影响波及大部分行业,陆续恢复中,但全面经济复苏还需要过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