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康得生物

细胞疗法在2019年一度成为免疫肿瘤学领域数量最多的在研药物。2020年已过半,疫情之下,细胞疗法产业受冲击程度如何?全球临床进展有哪些更新?中国又在该领域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盘点了该领域管道及临床试验的最新信息,并将当前(截止到2020年3月)与自2019年3月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全球细胞治疗管道布局

从总体增长趋势来看,当前的全球癌细胞治疗产品线包括1,483种活性药物,比去年多472种。在不同的细胞疗法类型中,CAR-T细胞类别增幅最大(今年为290种,2019年为164种),而新型T细胞方法(如CRISPR工程改造的T细胞或γδT细胞)和其他细胞疗法(例如CAR巨噬细胞)已分别增加至49种和56种。▼

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管线变化对比(TAA,肿瘤相关抗原;TCR,T细胞受体;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SA,肿瘤特异性抗原)

从细胞来源来看,大多数正在开发的细胞免疫疗法(667种)都属于自体。然而,与去年报告的相比,同种异体疗法的临床前和临床I期的增幅最大,分别为73.8%和90.9%。对于大多数正在美国以外国家及地区开发的疗法,则没有披露是自体还是同种异体。▼

同种异体、自体及其他未被公开活细胞疗法的比较

全球细胞疗法的分布格局及发展阶段

从适应症及主要靶点来看CD19仍然是针对血液瘤的最主要靶点,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22的活细胞药物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就实体瘤而言,肿瘤相关抗原T细胞疗法(TAA-T)占比最大。前十大靶点中,变化最大的是PSMA和GPC3,这种增加可能与GPC3在儿童胚胎性实体瘤和成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PSM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得到充分证实有关。▼

血液和实体瘤细胞治疗的前十个靶点分布

从临床进展来看,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在I期或II期试验中,针对实体和血液瘤的主要终点被更频繁的报道,负面报道鲜有出现。有趣的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或NK细胞疗法在I期或II期实体瘤中显示出积极的结果,而其他细胞疗法,例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一种体外诱导的NKT细胞类型)在III或IV期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另一方面,基于异体移植的新型T细胞疗法在血液瘤早期比在实体瘤中具有更积极的结果。▼

细胞治疗种类临床试验分布情况

中国研究紧追美国

近年来,中国细胞疗法产业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此前,中国的细胞疗法大部分是由学术机构牵头开发,但在过去一年中,生物公司开发的细胞疗法已经远超学术界。最新这项数据显示,中国正在开发的药物数量已达508个,仅次于美国的600个,且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为871例,多于美国的718例,其中I期和II期同比增长近50%,这一增幅与美国持平。无疑,中美在癌细胞治疗管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018年-2020年肿瘤细胞疗法管线的增长情况

随着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中的细胞疗法的数量不断增加,该领域在努力探索同种异体(即用型)疗法作为更广泛患者群体的商业可行性选择。尽管这种疗法有望实现,但是它们的有效性是否与自体疗法相媲美还有待观察。迄今为止,大多数同种异体药物都处于临床前和早期临床开发中,对于获得广泛的临床验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回到中国,各种新的细胞疗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未来,从学术界向制药业发展的转变也许会推动该疗法的研究走向更严谨化。过去一年,在临床前研究方面的喜人成绩,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开展肿瘤细胞疗法试验的领导者。受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2020年,这种势头或许会受到全球所有治疗领域临床试验中断的影响,但我们仍期待,在后疫情时期,中国细胞治疗行业发展能够突破重围,逆势生长,继续辉煌。

参考资料:Cancer cell therapies: the clinical trial landscape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