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人们常说的那些“垃圾食品”并不是没营养的,相反,它们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垃圾食品”只是提供超出了人体需要的、“多余”的营养素。

“垃圾食品”一词来自英语“junk food”,用来指那些热量高,富含糖类和脂肪,容易导致肥胖的食品。很多人习惯说这类食品是“没营养的”。

这里说的营养,其实准确的说法是营养素(nutrient)。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称为营养素。人体需要摄入7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因此,人们常说的那些“垃圾食品”并不是没营养的,相反,它们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垃圾食品”热量高,而且营养成分通常只包含糖类(特别是添加糖)和脂肪,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钠盐之外的无机盐)以及膳食纤维。对很多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从饮食中获取糖类和脂肪太容易了,导致这两者的摄入量经常超过人体所需的。而且,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通常是精加工食品,吃下去之后消化吸收快,饱腹感又相对较弱,结果就更容易吃过量了。

但是,粗暴地把一些食物称为“垃圾食品”并不科学,因为这些食品并非一无是处。“垃圾食品”只是提供超出了人体需要的、“多余”的营养素。同样是油炸食品,对于三高、肥胖人群来说就不健康;但是对于赤贫地区的饥饿人群来说,它就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很多营养学家建议不要用“垃圾食品”这种概念,应取而代之以“垃圾搭配”;这也是基于上面的原因。食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并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健康的,只有平衡地摄入多种营养,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