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供港蔬菜基地是由香港文汇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建设,作为香港特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商,去年该公司流转了南华镇义和村的2000亩土地,种植菜心、芥蓝、西生菜等蔬菜,供应广东、香港等地市场,年生产蔬菜达36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成效明显。在推进绿色蔬菜产业园稳步建设的同时,南华镇还积极申报节水工程、土地整理、农田林网改造等项目,统筹资金资源,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工程以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记者 陈海 赵琳 张渊

近日,高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供港蔬菜基地一派忙碌,附近贫困村群众组成的“工作队”正在收割菜心。“经过36个小时的冷藏后,这些蔬菜将直接发往香港,进入香港市民的菜篮子。”香港文汇公司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基地种植供港蔬菜1800亩,目前正在收获第一茬,每45天收一茬,直至收到10月份。

位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供港蔬菜基地是由香港文汇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建设,作为香港特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商,去年该公司流转了南华镇义和村的2000亩土地,种植菜心、芥蓝、西生菜等蔬菜,供应广东、香港等地市场,年生产蔬菜达36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成效明显。

这是高台县南华镇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思路,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放大产业带动效应,促进精准脱贫的一个镜头。在蔬菜产业带动下,该镇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技能培训为支撑、劳务输出为抓手、增收致富为目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该镇紧紧扭住特色产业的优势,找准产业培育和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从推进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入手,以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突破口,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以新型设施农业为支撑,以绿色蔬菜生产区、苗种繁育及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休闲观光区、现代加工贮藏物流区、管理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为主体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至目前,绿色蔬菜产业园区共引进龙头企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流转土地7000亩,辐射带动智号、胜利、先锋、信号4个村528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带动建档立卡户78户,占全镇建档立卡户的24.2%。绿色蔬菜产业园区今年已生产优质蔬菜5200万公斤,实现产值近2亿元,带动78户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扶贫先扶智。南华镇以绿色蔬菜产业园为平台,以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为导向,加大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按照“户均输转一个劳力,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的培训思路,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引导企业、合作社结合各自生产实际,先后开展蔬菜育苗、种植、施肥、采摘等实用技能培训38场次;聘请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在产业园务工的劳动力进行系统性培训和技术指导5场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确保了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劳务技能,一方面为用人单位解决了农忙季节劳力短缺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贫困群众开阔眼界,增长技能,破除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的观念,逐步实现靠技能脱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同时,该镇坚持把绿色蔬菜产业园建设成为贫困人口参与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大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引进和支持力度,探索实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种植大户+贫困户”的合作带动共赢模式,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积极与落户绿色蔬菜产业园的企业、合作社沟通协调,优先使用产业园周边村社劳动力,鼓励有劳力的贫困家庭加入就近务工行列,稳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今年以来,在绿色蔬菜产业园从事长期性和季节性务工的劳动力达1200人左右,人均实现工资性收入8500元,不仅实现了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还探索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在推进绿色蔬菜产业园稳步建设的同时,南华镇还积极申报节水工程、土地整理、农田林网改造等项目,统筹资金资源,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工程以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土地整理重点实施“田、水、路、林、村”结合治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目前,已完成7000亩高标准农田整理,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了发展基础,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