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汉武帝开始,史书中都会用年号纪年,比如“建元元年”“贞观十年”“洪武三年”诸如此类的说法,但因为最开始一个皇帝年号往往有多个,所以年号只用来纪年记事。等到了明清时代,皇帝都只用一个年号,那自然而然的,就开始用年号来代指皇帝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在我们的习惯中,对皇帝的称呼,在隋朝以前,往往是叫“某某王”“某某帝”,比如周文王,汉武帝;但从唐朝开始,却往往是叫“某某祖”“某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太祖。
其实要解释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花几分钟了解一下“谥号”与“庙号”的相关知识,其原因就不言自明了,因为“某某王”“某某帝”是谥号,“某某祖”“某某宗”则是庙号。
先秦对君王的称呼——谥号
先秦时代,没有庙号(一说商朝有庙号,后被废止),只有谥号。所谓谥号,就是人死了之后,对他给出的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一般只有帝王将相、诸侯妃嫔才有资格获得谥号,并且需要经过继任君王与群臣讨论核定,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给别人赐予谥号的。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里的“谓之文”,意思就是谥号为文,因为当时的君王只有谥号,所以文献中对君王的称呼也就采用谥号,比如西周君王世系:
文武成康昭穆,共夷孝懿,厉宣幽平。
十四个周天子(把周平王算在内),后世都用谥号来记载称呼。而后周平王东迁,东周自此始,下迄秦兵入洛阳,周赧王被废,这些也都是谥号。除了周天子,诸侯各国的国君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这些无一例外也都是谥号。
秦灭六国之后,一统天下,秦王嬴政便给自己上了个始皇帝的尊号,死了之后也沿用了这一尊号,所以并没有谥号,都称其为秦始皇,继位的秦二世在位时间太短,也没有谥号,后世皆以二世称之。
后来秦亡汉兴,再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八百年间都沿袭了这一习惯,一直到了唐朝,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便很少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了。
唐至元对君王的称呼——庙号
但是在西汉时,庙号非常尊崇,只授予那些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皇帝,绝大多数皇帝死后都没有资格获得庙号。细数西汉12帝,只有4个被授予了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文帝)、汉世宗刘彻(汉武帝)、汉中宗刘询(汉宣帝),东汉200年十余位皇帝,也只有3位皇帝被授予了庙号。
前面我们说,用谥号称呼皇帝的习惯一直沿袭到唐朝,上至周文王,下迄隋炀帝,几乎没有例外,但为什么到唐朝就变了呢?原因有二。
一是谥号越来越冗长
武则天开了头,唐朝的皇帝便有样学样,追加的谥号越来越离谱,比如李渊叫“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叫“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好的不学学坏的,唐以后的皇帝也纷纷效仿,最离谱的就是清朝给努尔哈赤追加的谥号“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了。
既然谥号越来越冗长,每次写起来也很麻烦,因此就不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了。
二是庙号越来越常见
在前面我曾指出,汉朝开始有庙号,但只有少数皇帝才能获得,既然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庙号,那也就不可能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因为这样一来,很多皇帝根本就没法称呼了。
明清时对君王的称呼——年号
朱元璋灭元之后,建立了明朝,有明一代,大家又纷纷抛弃了庙号,转而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明朝之前,如无例外,一个皇帝会用多个年号,到了明朝,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时,年号洪武,因此朱元璋又叫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与之前的皇帝不同,在位期间从未改元,只用了洪武这么一个年号,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在位期间也不曾改元,于是明朝后来的皇帝也都纷纷遵从祖制,包括亡国之君崇祯在内,都只用了一个年号。
明亡清兴,从顺治入始,至宣统退位止,十位皇帝都只用了一个年号,比如“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等。明清几十个皇帝中,唯一例外的是朱祁镇。
朱祁镇在位时,爆发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蒙古俘虏,少保于谦在北京另立朱祁钰为帝,后来蒙古见无利可图,就放了朱祁镇,他从蒙古杀回北京,被朱祁钰囚禁了几年之后,发动政变二次登基为帝,于是也就用了两个年号。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