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偶像市场成海外雪花“聚集地”?十倍以上的收入,让她们眼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儿,随着近几年偶像选秀类节目的兴起,偶像市场俨然掀起了一场“怪风”。

除了本国雪花之外,越来越多的海外雪花也纷纷涌入中国的偶像市场,有学员、有导师,比如说《创造101》李紫婷(泰国)、《青春有你2》Lisa(泰国)等等。


当然了,相比动不动就数百人一起选秀,偶尔的几个海外雪花并不鲜艳,但架不住人多。重要的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中国偶像市场吸纳海外雪花的增长趋势越发明显,俨然已经成为“聚集地”。

难道,海外雪花将成为了国内娱乐公司的“新宠”?而这些海外雪花又为什么选择中国市场呢?


第一:相比国内雪花靠炒作出名,海外雪花不但业务能力强还不作妖,更易于管理。

这一点相比很多人都深有感触,因为不管选秀节目好不好看,反正一定是热搜榜上的常客,还经常用选手的个人生活炒作。除了真正一部分靠有实力出名的之外,更多还是靠“后台”,亦或者“不走寻常路”。


就拿《创作营2020》(以下称《创3》)的陈卓璇来说,疑似走“黑红路线”的她,红不红不敢说,“黑”倒是真的。各种黑料不断,语出惊人,不但在各种真人秀节目上内涵导师,还在《创3》中对着镜头向赞助商要代言。


而同样是《创3》选手之一,来自泰国的郑乃馨就很“低调”了,不但长相甜美可爱,表现力十足,最重要的是不作妖,非常的循规蹈矩。


至于为什么会国内娱乐公司会任用海外雪花,除了她们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便宜”。

如果说是在国内,只要是稍微有点儿能力的选手,基本上都已经有主了。想选出一个“有能力的”,只能通过选秀来决定,然后花高价钱签约。

但海外雪花就不一样了,就拿《创造101》出道的李紫婷来说,2015年(15岁)之前可以说是一位“明珠蒙尘”泰国人,直到被华影艺星发掘,通过三年的培养,最后靠着“黑马”身份,成功出道。


第二:中国偶像市场包容性更强,十倍以上的收入,足以让她们为之“眼红”。

很多海外雪花都当过韩国练习生,但出名的机会确实微乎其微,于是迫使她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包容性更强的中国市场,这样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为了能更好的融入中国市场,海外雪花不得不在练习“歌舞”之余,还要“加倍学习”,不但要学习汉语,跨越语言障碍,还要学习中国文化,以拉近雪花与粉丝之间的联系。


试问,这样高压的情况下,她们的业务能力怎么可能不强,怎么可能不听话?

但她们之所以会来中国发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有利可图”。除了有更多的成名渠道之外,还有与之前相差十倍以上的收入。

就像在泰国,一线艺人的片酬也就五六百万泰铢(相当于人民币一百来万),商演价格就更低了。


反观中国呢?估计三线艺人的收入都比她们一线艺人要高得多,面对巨大的收入差,怎么可能不让这些雪花“眼红”呢!

所以说,现在的偶像市场显然已经与最初的理念“背道而驰”,国内雪花不珍惜,海外雪花大笔捞钱,这也难怪国家会出台“三限令”。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