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者,苏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据统计,大概2-3个集团军可以对抗德国的一个师,苏军往往用方面军去打德军的集团军,方面军群去打德军的集团军群,而我们都知道,苏联的方面军下面是集团军,苏联军队普遍战斗力是这样的,这不是一个指挥官就能改变的,朱可夫再强,也不能让T-34坦克的装甲厚度和虎王一样,所以说伤亡和损失根本就是脱离实际了。话说回来,苏联的常胜将军朱可夫指挥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比对方死伤惨重,这根本也不是朱可夫的问题,因为整个二战期间苏军伤亡本就接近6倍于德国,朱可夫作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将领,苏联元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盟军指挥官之一,能做到每一次以2比1的兵力击败德军已经实属不易了。

长期以来,在军迷群体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那就是认为战争中死伤多的一方吃亏,以伤亡人数来论英雄,更有甚者,习惯于给死伤多的一方扣上“人海战术”“人不值钱”的帽子,加以批判,这种认识是典型的格局太小,没有战略思维。

事实上,战争的胜负成败看的是战略目标的是否达成、战役企图的是否实现、战争结果究竟如何。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死亡人数远多于德国,但是苏联打赢了二战,占领了柏林,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顶端,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套上了制裁,东德彻底沦为苏联的仆从国,从这些方面来看,德国失去的战略利益远比苏联遭到的死伤人数要严重的多。

相反,苏联战后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极、超级大国,领导了东方阵营,与苏联二战后的地位相比,德国就算少死几万人,又能顶什么用呢?从来战争就是看结果,以结果论英雄,国都被灭了,少死了几个师的人,只能证明自己抵抗意志不足,还能证明什么呢?何况,从来集中优势兵力就是战争的不二法则,换做谁担任指挥官,都不愿意在兵力上比对方吃亏吧?有着大把的军队不用,难道留着吃饭吗?军队规模本就是最大优势,要不然,当代美国比英国可是强在哪里了呢?

话说回来,苏联的常胜将军朱可夫指挥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比对方死伤惨重,这根本也不是朱可夫的问题,因为整个二战期间苏军伤亡本就接近6倍于德国,朱可夫作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将领,苏联元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盟军指挥官之一,能做到每一次以2比1的兵力击败德军已经实属不易了。

朱可夫人称“百胜将军”和“救火队员”,他指挥过的大型战役很多,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柏林战役等等,几乎东线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尤其是苏联反攻阶段的大规模战役,朱可夫都是指挥官。如果说他的指挥存在很么问题,那么一个其他的指挥官,面对如此多的重大战役,恐怕早就心力交瘁、倒在岗位了,朱可夫最大的特质就是充满了精力和激情,这种特质在世界大战中尤为重要。

苏联军队一开始被德军突然袭击,巴巴罗萨行动换做是现代军队都扛不住,因为突然的攻击之下,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在训练场上的靶子。此后,苏军一大批后勤保障物资损失,因为苏联战前本着进攻态势和深远战役学的需要,把三分二的战略物资集中在边境附近,巴巴罗萨行动让苏联一下子就失去了战略储备物资。

同时,苏军最精锐的部队都在巴巴罗萨行动和基辅保卫战中损失掉了,后续的部队都是新组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1941年的沉重打击和1942年的“交学费”期间,苏联军队就当是用损失来换取时间和空间了,再者,在T-34-85坦克和IS“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出现之前,苏联陆军的装甲兵力实际上弱于德国,T-34-76坦克根本无力对抗德军。

在更早的时候,苏联在1941年和1942年间,主要的装甲力量还包括BT系列坦克,比如BT-5、BT-7等,这些快速坦克薄皮大馅,被德军一打就坏,不打都能自己出故障,据说三分之二的BT系列坦克是坏在自己机动的道路上。这样的装备条件,和准备充分的德军肯定没法比。

再者,苏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据统计,大概2-3个集团军可以对抗德国的一个师,苏军往往用方面军去打德军的集团军,方面军群去打德军的集团军群,而我们都知道,苏联的方面军下面是集团军,苏联军队普遍战斗力是这样的,这不是一个指挥官就能改变的,朱可夫再强,也不能让T-34坦克的装甲厚度和虎王一样,所以说伤亡和损失根本就是脱离实际了。

所以说,朱可夫配得上常胜将军的美誉,也配得上苏联英雄和苏联元帅的称号,他带领苏军一步步走向胜利,确实值得人们尊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