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要让他知道:犯错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不必为此感觉羞愧或者自责。那么做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呢。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公婆带着老公哥哥的女儿来家里看我和宝宝,临走的时候我看到她拿了放在桌子上的五毛钱塞进自己兜里。并且在我家的这期间,她随意拿起桌上剩了半瓶的饮料自顾自的喝了起来,更是把我给宝宝买的新发卡打开戴在自己头上。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却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开口去阻止她。

我不是心疼那半瓶饮料,不是心疼那支发卡,更不是心疼那五毛钱,我只是心疼这个才八岁的孩子,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坏习惯?

如果桌子上放的是100块钱,我不知道她还会不会拿?但在我看来,她拿五毛钱和拿100块钱是一个性质,都是在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偷偷拿的。

或许会有网友觉得我小题大做了。小孩子嘛,何必那么较真。可是,如果同样的事情,她去别人家也这么做了,别人会如何看待我的公婆?又会如何看待孩子的父母?

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因为犯的是一点点小的错误,就忽略不计,任其发展。等孩子长大了,那些顽疾会像长在她身上一样,怎么都挥之不去。

细细想来,侄女的这些错误都是因为她爷爷奶奶的溺爱而导致的。老公的哥哥平时很忙,对于孩子的教育,非打即骂,脾气比较暴躁。而嫂子自从有了二胎以后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二宝身上。因此教育我侄女的重任就压在了我公婆身上。

大家都知道隔辈亲这个说法。我公婆对自己的孙女当然也不例外,想吃什么给做什么,想玩什么给买什么。对于孩子的蛮横和任性视而不见。

印象很深的一次,侄女用吃完炸鸡的手在沙发上蹭来蹭去,我好心提醒了一句:“赶快去洗手,你这样把沙发都弄油了还怎么坐人?”结果公公听见了,满脸的不高兴,跟我说:“她还小,你让她玩嘛!沙发弄脏了再洗不就完了。”从那之后,对于侄女的顽劣我也视而不见,自私一点说,又不是我的孩子,我管那么多干嘛?出力不讨好,何必呢?可是直到昨天我发现她有偷偷拿钱的毛病,才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归根结底,孩子的坏习惯和家长密不可分。在孩子正处于是非观念薄弱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发现孩子哪里做错了,也应该及时地帮她纠正错误,而不是以“她还是个孩子”为借口任由其发展。

那么做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呢?小7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没犯错时多加鼓励

孩子都喜欢听到夸赞的话语,尤其这些话来自于自己的老师或者父母。这会让她更有表现欲,为的是能更多地得到表扬。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因此要学会经常夸孩子。

比如她吃完饭自己把碗筷放回了厨房,这时你应该夸赞孩子:“宝贝你真棒!知道吃完饭要把碗筷收好!下次如果你还能这样做,妈妈会很开心的!” 这样一来,相信每一次吃完饭她都会养成习惯自己收拾碗筷。 

二. 犯了错不横加指责

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犯了错,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比如孩子掉成绩了,家长先想到的不是孩子是不是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是“你一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怎么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都那么高,就你学不到人前头呢?”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多一些耐心和宽容。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要让他知道:犯错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不必为此感觉羞愧或者自责。只要勇于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

三. 注意言辞和方法

孩子犯了错误,他自己也会紧张,害怕爸爸妈妈的责骂,害怕同学的嘲笑,害怕老师的斥责。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方式方法。切忌语气过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可以采取怀柔政策,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比如发现孩子有偷偷拿钱的坏习惯,于是给孩子讲一个“某某某偷偷拿钱”的小故事,并问孩子:“你觉得这位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不对?那么她应该如何改正呢?”等孩子说完后或许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按照她说的方法进行改正。

父母不是教育家,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某种程度上是父母的折射,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如天使一样单纯善良。但是,小7对于自己的侄女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处理,欢迎伙伴们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和意见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