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打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打陀螺叫做“抽汉奸”,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利,但也让现在的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孩子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他们不会玩,甚至都没有见过。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来看看“老顽童”欢快的玩着9个儿时游戏,如果您都会玩,起码也是“奔40”的人了。滚铁环游戏曾是男孩子们的挚爱,每个人的小铁圈如果放在现在,犹如带着滑板上学一样帅气加潇洒。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儿时的游戏,没有互联网,没有高科技产品,更没有王者荣耀;有的只是弹玻璃球、跳房子、用红领巾遮着眼睛在空地里捉迷藏……翻花绳是女孩子之间流行的游戏,一条绳子加上灵巧的手指,就可以翻转出许多的花样。让人消磨许多快乐时光,只是要小心,不可以拉错线,翻错弯,否则绳子可是会打结。

回想起这些游戏,不由得感叹时间飞逝已不再来,生活在这信息与科技飞涨的年代,那些昔日神话一样的畅想,科技都一一为我们实现成真。然而,那些曾经有着蝉鸣和蛙叫的夏天,总能让人引起无限遐思……抓石子游戏比较普遍的玩法就是抓五子,也就是说拿五颗小石子闯关,一关比一关难。第一关就是一颗一颗的抓到手里,第二关是两颗两颗的抓,第三第四第五关类似……最后一关叫赶鸡进笼。挑冰糕棍儿就是把所有的冰糕棍儿抓在手中,垂直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弹玻璃球,也叫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要眼力好、定力好,方能瞄准打进洞。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下课或是放学时,校园里或是居民区的空地上,实在是壮观。拉皮筋的将皮筋由脚裸、膝盖、大腿、腰、腋、肩、头顶逐步升高,跳皮筋的则按固定的旋律跳跃,完成规定动作后即可升级。如半途失误或脚没够到皮筋,则角色转换变为拉皮筋,改由另一人跳。

打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打陀螺叫做“抽汉奸”,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拍画片最经典的玩法是“4留1”,两人玩,各出2张牌,正面朝上分两落叠放,轮流拍,谁最后一下令牌面变成3张朝下1张朝上的局面谁就赢,对手的2张牌归他所有。

跳房子是一种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儿童游戏。单脚跳、双脚跳,孩子们的头发随之飞舞,心情更是飞扬着喜悦快乐。现在想想,那些儿时的玩伴,那些曾经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疯过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们,都变得那么的陌生。时间和距离带走了最初的美好,留在同学录上的名字,有几个还留在回忆里。一切都随着童年的时光,渐行渐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