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与斯里兰卡开始合作运营汉班托塔港,为期99年。

汉班托塔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东南约240公里处,有50余万人口。港口规模并不大,加之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破坏,汉班托塔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

但汉班托塔港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途经印度洋主航道的大型船舶在斯里兰卡停靠补给,从航程和时间上来看,汉港比科伦坡港有优势,不仅能节省11个小时左右的航程,而且还降低了油料和其他成本。

只援助不驻军

自2007年10月开始,在中国的援助下,斯里兰卡政府开始在汉班托塔建设大型港口。

港口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15日开工,包括两个10万吨级油码头和一个工作船码头。2012年6月,投资15亿美元的汉班托塔深水港开始运转,二期工程则于2016年完工,港口后方的大片土地被建成了大型临港工业区,并由此形成以石化产业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综合配套基地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

汉班托塔港现在每天约有300艘船只到港,拥有了成为印度洋乃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的潜力。

这时的汉班托塔港与中国之间,只有工程建设上的合作与贷款上的联系,汉班托塔港的股权与运营都归斯里兰卡。

然而,在硬件上运营完美的汉班托塔港在经营上却遇到了难题。由于斯里兰卡本国的经济不发达,进出口量小,港口主要靠服务外国商船获得收入。

助力扭亏为盈

斯里兰卡港口经营机构管理不善,缺乏业务,自身吸引外国商船到港停靠、补给和配货的能力不足,使得港口的使用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能力,经营一度陷入困难,无法偿还债务。截止2016年年底,汉班托塔港累计亏损约3.04亿美元。

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关于汉班托塔港的管理开发协议,中国向斯里兰卡政府支付11.2亿美元购得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85% 的股权,斯里兰卡港口管理局为第二股东,并以特许经营权方式,由斯里兰卡政府和斯里兰卡港务局授予期限为99年独家开发、建设、经营的权利,同时租用该港口以及周边1.5万英亩土地建设工业园区。

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正式把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资产和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中国。

这一合约,不仅使得斯里兰卡政府一次过从招商局集团获得11.2亿美元现金,相当于招商局接手前汉班托塔港总投资14亿美元的八成,大大缓解了斯国新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由于中国企业在港口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庞大的海运业务量,中国企业将汉班托塔港建成了“斯里兰卡的蛇口”,不仅自己获得了利润,而且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繁荣。

安全的避风港

考虑到上次的印度洋海啸,在汉班托塔港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入港船只的安全。因此,港口的二期工程以风平浪静的泻湖区作为泊船区域,并在外部修建了抵御风浪和泥沙的人工岛。

中国招商局介入斯里兰卡港口的发展,是于2012年投资建设科伦波港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始的。

由于采用了效率比较高的码头经营和治理方式,该码头对于国际班轮公司的吸引力较原有的由本地国营企业经营的老码头高很多,而且建成后三年不到就开始盈利。

为了规避可能规避的各类风险并增加管理透明度,招商局的投资采用了符合国际范例的PPP方式,各合作商与斯里兰卡政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进行合作,信息十分对称,既降低了斯里兰卡政府的财政支出,又降低了招商局的投资风险。

汉班托塔还成立了招商引资一站式服务中心,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全球投资者,为临港园区及斯南部地区的投资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投资咨询、企业注册登记、相关签证办理等全方位服务,加快企业入驻的速度,提升汉港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港口欣欣向荣

2019年汉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4.6万吨,较2017年增长5.26倍,其中滚装车辆33.6万辆,增幅158%。

未来的世界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