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城就这样成了抵御胡人的高速公路,只要长城存在,胡人抢到东西的可能就极小,生存情况成为问题,便不会成为中原国家的威胁。其实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赵国、燕国、秦国,三国便开始修建长城,这时候的长城是用来抵御匈奴、义渠等胡人。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世界上建筑奇迹之一,为了修建长城,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的百姓在戍边和徭役中死去,秦始皇也遭到了后世诸多诟病,后人更是把长城当作秦始皇暴政的证据。
即便是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都觉得长城毫无用处,因为长城并不高,平均高度仅7米8左右,厚度也不尽人意,游牧民族可以轻易翻越或摧毁一段边墙。康熙帝甚至觉得,清朝制服蒙古,成为一家人才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只有7米8的长城到底防住了啥呢?其实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赵国、燕国、秦国,三国便开始修建长城,这时候的长城是用来抵御匈奴、义渠等胡人。在长城的保护下,华夏内部战争频繁,但胡人却无法南下。
甚至此时的这三个国家,还用长城为依靠反击游牧民族。燕国著名大将秦开大破东胡,把国家边界拓宽了千余里,秦国消灭了义渠,也把国土开拓了两千里。
而匈奴经历了赵国的打击后,军事实力大不如前,还没等到国家实力恢复,就因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又被打上门来。
原来是秦始皇从术士那里得到一条密言,说将来打败秦朝的,一定是胡人,于是他派秦朝名将率30万大军打击匈奴,一战成名。秦朝顺利把地理位置优越的河套地区收入囊中,从此,匈奴和秦朝就以阴山为界。刚刚打完仗后,秦朝就变发动十万百姓,把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连在一起,绵延万里,彻底把胡人隔离到中原之外。
对于长城无用论,长城的修建绝对不是劳民伤财那么肤浅,长城虽然不高,却把胡人和中原隔离开来,中原所处这一边,是非常适合种植的农业区,胡人所在那一边是苦寒荒芜的游牧之地。因为从秦长城的地理位置看,它正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中原完全依靠了大自然的馈赠。
在生产方式上,农业远远优于游牧业,正是因为农业才有了后来的农耕文明,两亩地就可以养活农民一家四口,而在游牧区至少需要两顷的地。还有一点,农业区生产的粮食容易储存,只要储存得当,即使遇到不丰收的年份,也可以勉强过活。
但在游牧区,牧民全靠牛羊肉和奶存活,如果遇到雪灾,牛羊会成片的死亡,而且肉比粮食更容易腐烂,游牧民族的生存情况就成了一个问题。
在长城修建以前,胡人可能还会小部分进攻,得到一些物资,但长城修建完成后,边抵御了大量的胡人。长城就这样成了抵御胡人的高速公路,只要长城存在,胡人抢到东西的可能就极小,生存情况成为问题,便不会成为中原国家的威胁。
综合来看,高度仅7米8的长城其实防的是塞外的胡人。他们极具侵略性,但因长城存在,其无法入侵中原,只能转而进攻当时的其他西方国家,历史上的突厥、匈奴以及马扎尔人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今西方历史学者也没少吐槽,声称长城把古代的他们给害惨了。
在现在的情况下看来,长城的用途今人可能不能理解,但在当时却给中原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国家得以发展,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即使修建长城的过程艰辛,但长城的效果以及带来的好处却是不能忽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