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前往中国的二百余名乌克兰专家,为我国高精尖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因此获得了在陕西省被安排免费住房和补贴的资格。可以说,通过人才引进和军工技术合作,乌克兰帮助中国科技获得了重大飞跃。

《送杜君章守齐州》
张耒曾在《送杜君章守齐州》一诗中说:“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可见从古至今,人才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且十分稀缺。从周文王礼遇姜子牙再到刘备三顾茅庐。历朝历代都不乏求贤用士的典故。今天我国也效仿古法,让乌克兰200名专家定居陕西,免费分房工作,专为中国研制新技术。
提起乌克兰,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金发碧眼的美女,但让乌克兰更加闻名于世的是他们的科技。早在冷战之时,乌克兰就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武器,也正因为乌克兰掣肘,美国才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直到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宣布独立,美国才顺利登上世界霸主地位。

乌克兰独立初期,凭借着强大的军事优势,其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甚至在当时超过了一部分的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苏联解体,乌克兰得到了大量的军工厂有关。大量的军工企业为乌克兰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俄罗斯为发展军事力量,与乌克兰合作并成交了大量订单,乌克兰国内制造业也凭借这次机会得到大力发展。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国家致力于本土制造。军事订单的减少导致乌克兰的制造业开始呈下滑趋势,国内经济也开始下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乌克兰专家的薪资和待遇大不如前。并且因为军工厂过多,供不应求,导致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工厂大量裁员。甚至是那些曾经有过突出业绩的老专家也没能逃过这个命运,只能另谋出路。▲乌克兰军工厂旧址

乌克兰国内市场有限,大量人才搁置,这就给了其他国家求贤机会。因此许多国家对这些科技人才发出了“求贤令”,希望他们可以来到自己的国家工作。而新加坡、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前往乌克兰当地招揽人才。他们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只要愿意来当即获得签证和机票,并且还可以提供一个月的工资。
中国在这场“抢人大战”中更是夺得先机。我国针对这些专家不仅提供丰厚的薪资,还可以免费提供住房,这样他们的家人都可以过来,不必两地分居。再加上早期中苏友谊的建立,很多专家曾到到中国援建,对中国印象非常好。

他们看到中国开出的条件后,很多乌克兰专家当即表示愿意去中国研发工作。而同时去招揽人才的俄罗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据不完全统计,去到俄罗斯的专家加起来不超过七十人,到我国来的则有二百余名。
乌克兰专家来后,我国对其要求明确,目标直指军工领域。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期,我国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缓慢,面对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国家为此启动了一项名为“双引工程”的项目。这一举措为我现代军事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双引工程”期间,我国坚持“人才引进”战略,不到十年便有数万名外籍专家来到我国研发科技,带来了谱系完善的发动机等军工资料,填补了我国多项空白。中国也借此机会开展了近两千个科研项目。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众多专家帮助下,中国的工业也越来越强大。
这些前往中国的二百余名乌克兰专家,为我国高精尖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因此获得了在陕西省被安排免费住房和补贴的资格。不仅是陕西,就连沈阳、大连、重庆等老工业城市也不甘落后,在为吸收乌克兰人才做充足准备。我国很多军事装备比如舰艇、飞机、坦克等都有乌克兰军工的影子。可以说,通过人才引进和军工技术合作,乌克兰帮助中国科技获得了重大飞跃。

随着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网络发达,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人才引进也是由内向外,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国家是这样,个人亦是如此。就像杜甫《戏为六绝句》那样记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所以我们要做就是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
《戏为六绝句》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