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琅琊榜》中高湛有件事,至死也没有背叛梁王,难怪梁王如此信任。《琅琊榜》中是个身处高位的人,就被梁王怀疑过。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所有帝王的通病,就是多疑。《琅琊榜》中是个身处高位的人,就被梁王怀疑过。先不说因为梁王的疑心,直接丢了性命的七万忠魂。光是亲儿子祁王、亲老婆宸妃、好哥们儿林燮就够悲惨的。

多年以后,梁王变本加厉。为了掌握朝政离过太子以后,又扶持了一个誉王和他抗衡。誉王倒台以后,又扶持一个靖王和誉王抗衡。霓凰郡主被梁王忌惮,天天想着把她嫁出去。蒙大统领因为一个内监被杀案,就被痛打一顿。纵观整部剧,大多被被梁王伤过心。真论信任,唯有跟在他身边的太监高湛。

在《琅琊榜》这部剧中,除了终极目标“平反”。花最多篇幅讲的都是几个皇子争权夺利的故事,梁王的几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各方势力暗自角逐。所有王公大臣都免不了,被这场政治斗争裹挟。只有高湛,自始至终没有被影响。安稳的陪着梁王“变老”,甚至在终极boss靖王得势以后,依然稳坐太监首领之位。

一、其实,从高湛的几次出场就能看出,这个大太监,心思细腻。高湛从来不帮任何一个有权势的皇子,总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太子和誉王得势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总是暗中较劲。唯一有能力的靖王,就成了两人“立威”的目标。所以,每次靖王换防回京时,总是被两个哥哥刁难,在宫外“罚站”。高湛则是边收拾东西,边貌似不经意的提醒梁王:

靖王还在宫外候旨呢!您不宣他吗?

高湛的高明,就在于这个不经意。现在的他当然不是靖王的人,所以并没有故意想讨好靖王。所以,他这句话在太子誉王看来,只是尽了一个内监的指责而已,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不快。在梁王为霓凰选亲失败以后,他又故意打马虎眼:

郡主也知道辜负了圣恩,所以才特意上书请罪呀!谁让陛下这么宠爱郡主呢?再怎么抱怨,日后该操心的不还得操心吗?

就像之前说的,霓凰郡主是一方诸侯。高湛这和稀泥的本事,真心不是盖的,一段话说的滴水不漏。这两个人与高湛来说,没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所以他帮他们说话。除了证明,自己没有偏向太子或誉王任何一党。也证明,高湛算得上是个善良的人,不落井下石。

二、高湛人很聪明,是第一个发现靖王有夺嫡念头的人。也是第一个知道靖王胜算最大,并且快速站队的人。

高湛的聪明在于他懂得察言观色,不仅仅是观察梁王。在庆国公一案时,梁王因为不知道让谁审理非常苦恼。庆国公柏业是唯一一个公开支持誉王的军方人物,所以誉王总想保下庆国公,拿到审理的权利。太子则视庆国公为眼中钉,想拿到审理权斩草除根。最后,在梅长苏的筹谋下,蒙挚和梁王说了一段话:

庆国公权高位重,他的案子就算有三司会审,也总得有一个把持得住的皇子出来主持才行。

都知道蒙挚是武将,平常也并没有太多的话。而这时候他的一句话,却成了靖王上位的开始。高湛在边上看着,也是最清楚的。所以,他应该是从这件事情之后,就开始对靖王另眼相看。然后,不仅在太子出事的时候帮蒙挚,还在后期誉王和夏江合谋陷害靖王的时候,再次提到静妃、帮靖王母子说话。

蒙挚暗中帮靖王这件事,如果不是蒙挚故意戳破,估计靖王都不好猜出来。但是高湛竟然能从蒙挚的三言两语中,察觉出蒙挚已经投向靖王一方,足以证明他的智慧。

三、高湛“口风紧”,而且忠心耿耿。《琅琊榜》中高湛有件事,至死也没有背叛梁王,难怪梁王如此信任

虽然剧中高湛倒向靖王一党,但他并没有真正的背叛梁王。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其实他做的事情就能看出来。梅长苏像开了外挂一样,什么都知道。但总有一些事情,他也查不找,比如说誉王的身世。而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梁王和高湛两个人。从梅长苏最后的猜测来看,高湛也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梅长苏。

太监在我们古代历史上,虽然难上大雅之堂,但在政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也不乏有野心之辈,“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琅琊榜中的高湛,则是一个正面形象。他聪明、机敏,懂得察言观色。因为太监没有生育能力,所以才能和皇上待在后宫里。而在深宫中,择良木而栖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事。更是一个人为了生存,本能的条件反射而已,无关背叛。而他能到最后还身居高位,估计也是因为他没有背叛旧主。毕竟,没人真正喜欢一个曾经背主的人。

你怎么评价《琅琊榜》中的高湛?

上期看点:你知道《琅琊榜》中霓凰郡主一角,起到了多大作用吗?编剧用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