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寒冬是一个重要的关口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药物降压是治疗的基本治疗手段而近七成的患者却未经过正规的治疗。如何选择以及服用药物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根据大家的提议简要科普一下。

一、冬季血压会偏高及时调整是正道

人的血压一天24小时都是有变化的当然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少患者夏天时血压很容易控制、甚至偏低可一到了寒冬血压就会明显升高甚至增加药物后仍很难控制。

之所以寒冬时节血压会升高是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反应冬季寒冷促使血管收缩加上运动减少、出汗排钠减少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

血压过度升高就会使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栓、脑出血的发病率就大大增加。由这些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死亡率增加、致残率增高。

二、血压必须常监测调整方案要及时

当寒冬到来时为了防止脑出血等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应特别重视对血压的监测。对于血压尚不稳定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早上服药之前的血压、晚上睡觉之前的血压如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诊调整药物治疗。

不少病人在夏天时吃一点药血压就会很容易控制甚至血压还会处于偏低状态有些患者夏季甚至可以停药而血压不高但一到冬季血压就不再稳定。因此季节变换时更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适时调整药物以前吃一种药的病人可能要增加剂量或者吃两种药物。

总之血压变化要及时发现血压高了及时调整药物尽最大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的危害。也可以到医院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有助于更合理地调整药物。

三、患者晨练要当心避免晨峰保平安

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较低大约在凌晨2―3点时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晨6-9点)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比夜间高40―5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现象。

对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是个危险时间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患者一夜没有喝水而通过呼吸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增高。

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病人来说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因此不主张血压未得以控制的高血压病人晨练在血压相对稳定后可以晨练。

四、合理饮食是关键远离三高多青菜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的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远离三高食物。大量三高(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限制三高食物的摄入多吃五谷杂粮。

(2)适当多喝水居家可多喝粥或汤(注意不要太咸)多吃水果、蔬菜。

(3)保持室内外合理温差。高血压患者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差血压易波动。所以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0-25℃左右经常通风换气骤冷和大风低温时尽量减少外出。

(4)如果患者的面部或四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说话困难或者突然有眩晕感头痛难忍而且由间断性的变为持续性的或伴有恶心呕吐这些就是引起脑出血或脑血栓的早期信号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尽快拨打10急救电话。

(5)在刚发病的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否则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并派人在标志明显的地点引导救护人员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