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系品牌里面的“三杰之一”,日产汽车单凭东风日产一家合资企业就在2019年取得了上百万辆的销售成绩,这样的数据已经对众多企业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那它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提到东风日产,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日系三大品牌之一,普通合资品牌里面的佼佼者,其中东风日产轩逸更是常年占据着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市场里面的前三甲。但是从目前整个东风日产的体系中来看,其品牌发展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高跟鞋理论”。

什么是高跟鞋理论?所谓高跟鞋理论,就是通过女性穿着高跟鞋的比例来判断经济走势的理论,鞋跟越高代表经济越糟糕;而鞋跟越低甚至是平底鞋的时候,则表示经济状况越好。什么意思呢?

No.1 东风日产:产品销量分布不均,且轩逸起决定性的因素

回归到东风日产品牌上我们会发现,在过去的2019年里面,虽然它实现了累计销量117.03万辆的优异成绩,但旗下的日产轩逸以46.57万辆的成绩就贡献了39.79%,而其余车型的贡献率则处于2%~18%之间。由此可见,东风日产主要的销量贡献由日产轩逸构成,日产奇骏和日产逍客则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说明白一些就是:东风日产轩逸的销量变化将决定东风日产整个品牌的销量变化。 反观本田和丰田两大汽车品牌,我们发现本田在2019年实现累计销量156.31万辆,丰田2019年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41.12万辆,在乘用车领域里面完全领先于日产在华销量。

No.2 品牌冲高一直失利,并常年屈居于“双田”之下

另外对于整个日产品牌来说,虽然在国内市场里面,我们都知道有一辆大名鼎鼎的日产GT-R跑车撑着整个日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但是真要论品牌在国内的冲高表现,却一直属于不景气的水平。比如东风日产楼兰,虽然产品的综合实力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整个受限于整个品牌的水平,即使23.88万元起售的它在月销量上最高达到3700辆左右,其余均维持在2000辆的水平,而同级别中的广汽本田冠道平均可以达到月销6000辆的水平。

如果你们觉得东风日产楼兰的命运有点悲惨或者生不逢时的话,那接下来推出的东风日产西玛则干脆就选择了停产。当东风日产西玛刚刚推出之时,小编以为在合资品牌运动中型轿车里面,消费者终于不用在看本田思铂睿和丰田锐志的脸色了,然而现实却是日产西玛不仅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相比于本田思铂睿留下的“东瀛宝马”和丰田锐志的“大后超”来说,日产西玛完全是属于“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No.3 混动技术不能与“双田”同日而语

当我们在讨论日系品牌的时候,更多是在讨论它的皮实耐用和混动技术。虽然东风日产已经满足了皮实耐用的特点,但混动技术与它完全不沾边,甚至在新能源技术领域里面,它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相比于“双田”在混动市场玩的风生水起之时,东风日产在国家政策的逼迫之下推出了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版车型。

但是从整个产品的表现来看,23.8万元的起售价格相比于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来说高了不止一丁点,38千瓦时的电池容量让它的NEDC续航里程仅为338公里,最终什么样的销售结果我想大家可想而知。因此对于东风日产来说,它不仅没有通过退出混动技术搭上由“双田”开来的红利时期,纯电车型的市场表现同样一塌糊涂。至少在今天看来,它固执的属性也不能让我们对它有太多的未来可期。

No.4 东风日产成主要增长点,产品布局没有“双田”丰富

除了以上的几个“失利点”之外,日产汽车更多将的重担压在东风日产身上可能显得不够理智,毕竟从目前的合资品牌汽车市场来看,大众汽车、本田汽车、丰田汽车以及马自达汽车都在扩大自己的“南北阵营”,并且这种产品布局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日产汽车在华乘用车中的布局除了东风日产之外,郑州日产几乎没有乘用车可言,固然东风日产的年累计销量可以达到上百万辆,但面对其它品牌的“一个好汉三个帮”来说,东风日产实属有点“坐吃山空”的感觉。

最后总结:或许在目前的市场里面有众多类似于东风日产这样的汽车企业,旗下产品拥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但如果某一款车型发展不利就会导致整个品牌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因此仅押注于重点车型而不能通过全面发展来提升自身实力的汽车品牌,未来都将是一团雾水,尤其是在传统汽车与造车新势力共存的今天。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