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2017年6月14日,合肥市政府、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三方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共同签署投资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将共同向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产品,6月29日,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暨全省调结构补短板重点项目在合肥集中开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于年底(12月22日)正式成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出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

上周末,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口气完成了两项重要签约:先是于5月28日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紧接着次日(5月29日)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战略合资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出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



上周末,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口气完成了两项重要签约:先是于5月28日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紧接着次日(5月29日)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战略合资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出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


按照官宣内容,江汽控股将通过增资扩股方式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占股50%大众汽车占股50%的合资企业,公司控制权不变。通过增资方式将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由大众汽车持股50%提高到75%。大众汽车计划投资10亿欧元,将大众新能源汽车中国总部和基地落户合肥并在合肥设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目标是到2029年生产纯电动汽车35万-40万辆。


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2017年6月14日,合肥市政府、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三方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共同签署投资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将共同向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产品,6月29日,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暨全省调结构补短板重点项目在合肥集中开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于年底(12月22日)正式成立。次年(2018年)举行的4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大众发布全新品牌——SOL(思皓)并亮相该品牌的首款车型SOL(思皓)E20 x(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该车也于恰好一个月之后(5月25日)举行了下线仪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时至今日,思皓E20 x依然未能投放市场,据说是因为由于大众方面认为该车“产品测试未达标、需改进”。眼看着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窗口期(2021年前后)日益临近,深知不能再拖的大众汽车集团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不惜重金取得合资公司的主导权,以期尽快重整旗鼓。而对于实力有限的江淮汽车来说,这恐怕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大众MEB电动车专属平台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分别在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投产,根据此前透露的信息,MEB平台在华投放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而按照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签约当天(29日)的说法,小型的新能源车型会是江淮大众比较好的优势和品牌切入点。“我们在思考,未来是不是可以引进在欧洲比较成熟、为大众喜爱的新品牌交由江淮大众引进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越是小型电动汽车,其用户对性价比的敏感度就会更高,所以大众汽车集团的另一个新伙伴——国轩高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

之所以选择入股国轩高科,迪斯坦言有两大考虑:首先国轩高科和江淮大众同样位于合肥,从地缘上可以产生很好的研发协同效应;其次,国轩高科在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方面一直处于“前三甲”的地位,2019年该公司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已突破190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由于小型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完成一次充电循环所需的时间也要短得多。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可达2000次以上,而三元锂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只有800-1000次左右。由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基本上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所以如果使用具有生产成本更低(属于无钴电池的一种)、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安全系数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将使得小型电动汽车的整车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延长,有效提高车辆的性价比。

实际上,从今年开始,在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磷酸铁锂在乘用车市场开始快速回升,尤其是特斯拉即将推出磷酸铁锂版本Model 3、比亚迪配套“刀片电池”(也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不断增加,业界人士甚至认为三元电池在续航500公里区间的车型的垄断地位都将被磷酸铁锂撬动。而江淮大众未来推出的小型电动车产品,也有望得到磷酸铁锂电池相关优势的“加持”。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面对中国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抓准机遇适时而动不仅需要出色的车型储备,更有赖于对整个电动出行价值链的高度整合。”正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在领英推文发布推文所言,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意味着大众集团将拥有更雄厚的本土生产实力和更强大的中国本地研发能力,从而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激动人心的纯电动车型。

“日前达成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将推动我们加速实现零排放出行的目标,助力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迈向新高度。”冯思翰还强调:“自大众汽车集团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十分珍视与中国之间可靠互信的伙伴关系。我们深深感激中国市场对外资的进一步开放所赋予我们的全新发展机遇。携手并肩,我们必将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份鼓励对于两个合作伙伴来说,无疑相当重要。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