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像董明珠这样的霸道总裁们,纷纷化身成主播比心卖萌,直播带货或许正在不断颠覆人们的想象。4月15日,董明珠的这番表态,依稀还能感受到她对直播带货似乎并不在意。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卞英豪

"(这段)可以剪掉的吧?"

从直播初体验"翻车",到昨天"轻车熟路"。主播董明珠似乎很享受自己的"新角色"。高达65亿的销售额,霸占热搜的金句,一场直播,"董小姐"收获销量,收割流量。

当商业竞争的战场,从办公室切换到直播间;当像董明珠这样的霸道总裁们,纷纷化身成主播比心卖萌,直播带货或许正在不断颠覆人们的想象。

"自曝家门":住500平房子,电费500元

"我家里500平方,月电费大约在500块钱左右。"

在昨日(6月1日)的格力品牌日直播活动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亲自登场。在这场直播中,快人快语的董明珠"自曝家门"引发网友关注。

直播现场,搭档调侃董明珠"有点小炫耀",另一位搭档王自如则坦言,"董姐住500平的房子太正常了"。

"可以剪掉的吧!"董明珠幽默地回应。对着直播镜头,她同时表示,"这是在跟大家讲真话。"

当然,这段对话仅仅只是全天大直播的小花絮。事实上,为了带货效果,董明珠几乎把自己的"家"晒了一个遍。从个人办公室到格力的生产车间,从一天的工作日常到产品的生产流程。"董明珠就差直播股东大会了!"有网友调侃道。(备注:格力昨日下午召开了2019年股东大会)

"每天6点半我就起床办公。"直播中,董明珠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办公环境。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里,摆放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书籍。随处可见的格力电器中,还有防疫防控的相关产品。"你看,我的办公室没有新冠病毒。"

65亿销售额,"董小姐"成了"带货女王"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模式,大家都往这个方向走的时候,我依然还是坚持我的线下。"

4月15日,董明珠的这番表态,依稀还能感受到她对直播带货似乎并不在意。但就在9天后,董明珠在质疑声中开启了她的直播带货之旅。

重音、叠影、黑屏、闪回,然后再循环一遍……这是不少观众对董明珠首场直播的评价。除了卡顿的网络,董明珠似乎也没有准备好。走马观花地走了一圈格力的公司展厅,比起主播,董明珠似乎更像一个产品讲解员。这场直播中,董明珠的带货成绩是22.53万元。

但仅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董明珠的"逆袭"来了。

1分59秒,销售额破1亿元;3小时25分,销售额破10亿元……昨日,董明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成交额65.4亿元。相比其直播首秀,董明珠的带货能力足足提升了29000倍。而单日65.4亿元的战绩,足以比肩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甚至还有望问鼎"带货女王"的宝座。

从抖音直播网络卡顿"翻车",到快手直播销售3.1亿元,再到京东直播销售7.03亿元。如今面对65亿元的直播销售纪录,董主播更是表示:"要将直播常态化。"

为了直播带货,这些大佬都"拼了"

显然,董明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下海"直播的企业高管。

"吾日三省吾身:老板今天直播吗?老板明天直播吗?老板后天直播吗?"这个流传于广大企业市场部的段子,凸显了当下"CEO直播"的热度。

"蓝瘦香菇"是什么意思?"欧气"、"可盐可甜"是啥意思?5月28日晚,带着一系列疑问,75岁的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走进了直播间。

当这位40后一边"比心",一边用"吃播"的方式,向一批90后甚至是00后推广娃哈哈的糖果产品,人们不禁感慨"次元壁又破了"。

107万围观,527万的点赞,曾经的内地首富"卖起了萌"、带起了货。热闹欢快的场景,似乎很难让人联想起,若干年前,宗庆后曾提出过"电商冲击不了娃哈哈"、"马云新零售纯属扯淡"等观点。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企业不能不变。一边打脸一边改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边嘴硬一边顽固不化。比起在商海浮沉中逐渐消逝,在浪潮下顺势求变或许才是明智的。

董明珠深谙此道,宗庆后同样如此。线下门店线上化,产品销量流量化,这也成了各大CEO即使"打脸"也要表达直播"真香"的根本逻辑。

"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在今晚的直播间?"潮流难逆,大势难改,此时,任何一位"好久不见"的大佬出现在网络直播间,似乎都不足为奇。

受疫情冲击,一季度净利亏损54亿元。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直播了。夜扮白娘子,化身唐伯虎,一周连飞多个不同的城市,梁建章为给"老铁"们直播卖酒店优惠券也是"拼了"。

同样是疫情,因为公司"只能撑62天",自称"老男人"的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直播了。直播前,孙来春整夜失眠,开播前还上了5次厕所。直播中,他一边紧张的口误,一边还要像李佳琦一样在脸上涂着需要带货的护肤产品。

阿里巴巴副总裁,银泰商业CEO陈晓东也直播了。但和孙来春不同的是,他扮演角色的是"李佳琦的小助理",直播中这位曾经的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给用户算钱,给导购递产品,还要试色口红……

即使没有生存的压力,仍有不少大佬也毅然投身直播带货的事业。

穿上西装,收起矿泉水瓶,泡上一壶茶。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用儒雅的方式带货书籍,1000份书单在2小时被抢空。而这直播带货更是价值连城,当天百度市值一夜暴涨120亿元人民币。

华为全球产品总裁何刚的直播带货,被网友调侃"全程像极了IT直男给女朋友介绍数码产品"。但即使像"官方播报"一样的直播,华为旗舰店当日的增粉量却超过日常的10倍。

"徒弟"罗永浩在抖音"卖艺还债",身价超过200多亿的"师傅"俞敏洪则在快手直播"等待退休"。俞敏洪如今也是带货的常客,卖书、卖教育产品,就连今年的全国两会,俞敏洪委员也不忘开启自己的直播间。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带货卢旺达咖啡豆;小米董事长雷军带着口罩带货手机;蔚来董事长李斌直播卖车;麦当劳中国区CEO张佳茵为炸鸡代言……这些各类富豪榜的常客,如今无意间成了网友"打赏"的对象。

当下,"大佬带货"也有常态化的趋势。企业或为生存,或为营销,或为玩票,纷纷祭出"一把手"直播带货,也几乎成了企业的"必选项"。

不过,风口之下也有诸多反思。

首先,企业家真的有必要成为网红吗?企业家以实业兴邦,以管理护城。直播带货是销售、营销环节的一部分。它能成为企业盘活业务的一剂良药,但显然还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

企业CEO带货或许能吸引一时的目光。但直播带货本身,理应交给更专业更职业的主播进行,企业家如若关注自身的网红属性,忽略公司管理,这似乎是在舍本求末。

那么,企业真的有必要都去直播吗?

互联网的经验告诉我们,长盛不衰的网红屈指可数。但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饱经磨难,历久弥坚的公司却是真实存在的。对于企业而言,适应环境改变自身,无可厚非。但自身禀赋是否适合直播,自身业态的数字化转型有哪些不足?这可能才是直播狂欢后,企业所要思考的。

相关文章